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定 价:¥89.00

作 者: 咬亮 著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3655385 出版时间: 2019-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工作实践而撰写的,比较既往研究成果, 有以下3个创新点:1.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投资者投资心理和投资风格的分析模型;在既往关于投资者投资心理及风格的分析,大多都是描述性地展示当前资产配置结构变化与投资心态的关系,并未对投资心理及风格、高低风险资产配置结构的关联度给予进一步的明确,且只有禀赋效应、过度自信两种投资心理的模型设定,而本文对禀赋效应、后悔厌恶、过度自信、赌徒谬误及有限理性五种投资心理通过投资损益、损失厌恶系数、参照点收益率的动态变化给予了公式化的定义,并建立了1种静态场景、8种动态场景及3种投资风格的组合分析框架,在利用二次规划法求解理论z优值后,与实际值进行匹配,得出某一时间点(段)的投资心理,以及整个研究时间段的投资心理变化图。这是对非线性损失厌恶资产配置模型(NLA)有较大程度的理论延伸,也是对行为金融理论实验方法的添砖加瓦; 2.思路上拓展了投资心理和投资风格变化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的研究;在既往关于零售客户的研究中,较少有涉及真实账户数据及通过数据挖掘和理论结合来指导实践工作的,本书通过近5年关于零售客户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数据挖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数据质量和利用价值; 3.方法上坚持用实践中分类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本书是从私人银行客户、财富客户和普通客户三类客户比较分析的视角出发,以财富水平高低不同的零售客户之间在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有差异的假设前提,从储蓄存款到金融资产,从资产配置到投资心理,从财富水平到贡献水平,从熊市到牛市等多个分析维度开展了研究和探讨,这也是理论结合实践在方法上的一个创新。

作者简介

  咬亮 甘肃兰州人,金融学博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实践,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近年来在《金融论坛》《保险研究》《统计与决策》《中国银行业》《西南金融》等金融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内容涉及商业银行客户管理、储蓄存款、资产配置、私人银行、信用卡等零售金融领域,多次获得全国及北京城市金融学会年度优秀课题评选奖项。

图书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2.1研究目标
1.2.2研究方法
1.2.3研究内容
1.2.4研究框架
1.3相关概念辨析
1.3.1零售银行与零售客户
1.3.2资产管理与资产配置
1.3.3风险厌恶与损失厌恶
1.3.4投资账户与心理账户
1.4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1.4.1研究的创新点
1.4.2存在的不足
2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资产配置相关理论综述
2.1.1市场有效性假说的演进
2.1.2传统主流资产配置理论的缺陷和改良
2.1.3行为资产配置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2.2损失厌恶资产配置相关理论综述
2.2.1损失厌恶的理论渊源与发展现状
2.2.2损失厌恶主体的相关研究
2.2.3损失厌恶资产配置理论的相关研究
2.3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资产配置与非利息收入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商业银行零售客户资产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2.3.2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相关研究综述
2.3.3零售客户资产配置与非利息收入的相关研究综述
2.4总结与评述

3零售客户资产配置现状与影响因素

3.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源头、现状和流向
3.1.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源头
3.1.2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现状
3.1.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流向
3.2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机制、现状和问题
3.2.1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机制
3.2.2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现状
3.2.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问题
3.3零售客户资产配置现状
3.3.1商业银行的大类资产配置
3.3.2零售客户的小类资产配置
3.3.3零售客户资产配置现状
3.4影响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的主要因素
3.4.1行为决策的偏差
3.4.2资产配置中的框架依赖、投资情绪和“羊群行为”
3.4.3主要的心理特征
3.5本章小结

4构建损失厌恶资产配置模型

4.1模型基础:前景价值、三参照点和下偏二阶矩
4.1.1狭窄框定下的前景价值函数
4.1.2引入三参照点的前景价值函数
4.1.3基于下偏二阶矩的前景价值函数
4.2模型演进:参数的动态变化
4.2.1参照点的动态变化
4.2.2损失厌恶系数的静态和动态场景
4.2.3参数变化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4.3模型构建:动态非线性损失厌恶资产配置模型
4.3.1线性损失厌恶资产配置模型
4.3.2非线性损失厌恶资产配置模型
4.3.3投资绩效
4.4本章小结

5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的实证研究

5.1样本商业银行及零售客户基本情况
5.1.1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的分类及管理
5.1.2样本银行基本情况及其代表性
5.1.3零售客户基本情况及其金融特征
5.2问题的引出
5.2.1零售客户“有管户”与“无管户”资产配置结果有差异吗?
5.2.2实证研究
5.2.3基本结论
5.2.4主要问题
5.3模型的构建
5.3.1基本模型
5.3.2模型的基本假设
5.3.3相关参数设定
5.4实证分析及结论探讨
5.4.1数据来源及处理
5.4.2分析方法及逻辑
5.4.3实证分析
5.4.4结论探讨
5.5本章小结

6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6.1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界定、现状和影响
6.1.1非利息收入的界定
6.1.2非利息收入的现状
6.1.3非利息收入的影响
6.2问题的引出
6.2.1影响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因素
6.2.2零售客户资产配置的相关研究
6.2.3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影响非利息收入
6.3模型构建
6.3.1基本模型
6.3.2模型的基本假设
6.3.3数据来源及处理
6.4实证分析及结论探讨
6.4.1分析方法及逻辑
6.4.2实证分析
6.4.3结论探讨
6.5本章小结

7新资管时代下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的趋势与启示

7.1新资管时代的影响和样本商业银行的行动
7.1.1“统一监管、打破刚兑”+“受人之托、代客理财”
7.1.2样本商业银行的资管新举
7.2样本商业银行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7.2.1商业银行资管业发展的宏微观环境
7.2.2样本商业银行发展的金融定位
7.2.3样本商业银行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7.3零售客户资产配置行为的启示
7.3.1零售银行应提高零售客户的管理水平
7.3.2零售客户的战术资产配置(TAA)
7.3.3零售客户的战略资产配置(SAA)
7.4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8.1主要研究结论
8.2政策建议
8.3研究展望

9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研究简论

9.1金融新常态下基层零售银行储蓄存款发展情况研究
9.1.1文献综述
9.1.2样本银行储蓄存款发展概述
9.1.3期限结构的储蓄存款分析
9.1.4客户分层视角的储蓄存款比较
9.1.5跨行资金流动的储蓄存款趋势
9.1.6新挑战
9.1.7新机遇
9.1.8政策建议
9.2零售银行资金往来与储蓄存款、金融资产的实证研究
9.2.1文献综述
9.2.2储蓄存款与金融资产
9.2.3资金往来的来源与构成
9.2.4双模型实证分析
9.2.5实务分析
9.2.6结论与建议
9.3当前国内私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9.3.1“大零售”战略背景下私人银行业务落地基层行
9.3.2零售业务快速发展中的高端客户身份变迁
9.3.3私人银行发展中亟待破解的五大问题
9.3.4私人银行发展应当确立的五大措施
9.4新形势下零售银行信用卡收单业务发展情况研究
9.4.1引言
9.4.2文献综述
9.4.3宏观环境的“新常态”
9.4.4基层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分析
9.4.5新挑战与新机遇
9.4.6发展建议
9.5财富水平、资产配置与金融市场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分析
9.5.1引言
9.5.2文献综述
9.5.3财富水平、资产配置和金融市场
9.5.4VAR模型讨论
9.5.5实证分析
9.5.6VAR模型整体检验效果的简要分析
9.5.7结论与建议
9.6金融市场、资产配置与零售贡献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
银行客户分层管理视角
9.6.1引言
9.6.2文献综述
9.6.3客户分层与零售贡献
9.6.4分层客户金融市场、资产配置和零售贡献的趋势分析
9.6.5分层客户的金融市场和零售贡献实证分析
9.6.6分析结论
9.6.7发展建议
9.7基于资产配置的零售银行“长尾”客户管理的实证研究——兼论“羊群行为”
9.7.1问题的引出
9.7.2“长尾”客户、有管户和无管户、金融资产
9.7.3不同资产水平的客户结构及资产结构
9.7.4实证分析
9.7.5实务分析
9.7.6结论与建议
9.8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行长的四种角色
9.8.1团队领导
9.8.2业务模范
9.8.3营销指挥
9.8.4服务代表
9.9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工商银行客户风险评估问卷
索引
致谢
后记
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