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柜面操作技能(第四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是浙江省重点校建设子项目金融管理专业暨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成果,是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同时也是高职高专经济金融类专业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商业银行柜面操作技能》自2004年出版以来,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经济金融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商业银行临柜人员的岗前培训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受到了广大师生、金融相关从业人员的高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商业银行柜面操作技能(第二版)》(2010年出版)于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随着国内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金融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技术引发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教材在编写上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体例及表现形式。而“互联网+教育”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革新传统的教材形态,对于静态的纸质教材,通过二维码技术赋予更多的动态资源,从而满足学习者线上线下学习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开展了“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项目评选,并于2017年9月立项了首批新形态教材,本教材有幸入选。本书沿续前三版的优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柜面业务中基本技能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全书共有七个学习项目,包括点钞技术学习、货币真伪鉴别、计算技术学习、中文输入技术学习、传票数据输入技术学习、数字书写规范训练、金融综合技能训练等。与国内外同类教材比较,本教材主要有如下特色。(1)原创性。本教材是编写组教师们在多方面调查、了解银行等金融机构近年来柜面操作技能的发展变化基础上编写的,同时还应用了编写组教师们二十多年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研发的、适合高职学生学习与练习的教学软件。(2)专业性。本教材以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商业银行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内容,选取了业务发生量较大的对公结算、个人储蓄、信用卡、委托代理等内容,融银行具体业务处理与中文输入、电脑传票、点钞等各项技能于一身,按照标准化考核方式设计业务凭证内容与练习考核程序,既体现金融专业特色,又强化其技能操作性强的特性,以标准化的银行业务操作规范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对业务凭证的熟悉、熟练程度和快、准、对的业务处理能力。(3)职业性。本教材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按照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组织教材内容,着重强调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在整个教材内容设定上,侧重介绍各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处理普遍需要的各项基础职业技能;在每个技能项目内容设定上,除了介绍相关基本知识外,更注重介绍其操作要领和步骤,并配有相应的图片供直观对比,强调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4)普适性。本教材适用于金融、投资与理财、保险、证券与期货等金融类专业,因此在内容组织上也强调其在金融大类专业中的普适性,成为金融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