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科学问题
1.2 水环境
1.3 农业用水
第2章 平原河网区水稻节水灌溉调查
2.1 水稻灌溉面积与种植方式
2.1.1 灌溉面积
2.1.2 水稻土
2.1.3 水稻育秧及种植方式
2.2 水田灌溉定额与灌溉制度
2.2.1 水稻灌溉定额
2.2.2 水稻灌溉方式
2.2.3 水稻灌溉制度
2.3 节水灌溉工程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3.1 节水灌溉工程
2.3.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4 化肥施用量
2.5 节水灌溉效益
第3章 水稻节水灌溉试验区与技术选择
3.1 试验区选择
3.1.1 选择依据
3.1.2 昆山试验区
3.1.3 平湖试验区
3.2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
3.2.1 昆山节水灌溉技术
3.2.2 平湖节水灌溉技术
第4章 节水灌溉水稻需耗水量
4.1 试验设计
4.1.1 昆山试验设计
4.1.2 平湖试验设计
4.2 水稻需水量
4.2.1 昆山水稻需水量
4.2.2 平湖水稻需水量
4.3 水稻田间耗水量
4.3.1 昆山水稻田间耗水量
4.3.2 平湖水稻田间耗水量
4.4 水稻灌水量分析
4.4.1 昆山水稻灌水量
4.4.2 平湖水稻灌水量
第5章 不同水肥调控的水稻生长指标
5.1 水稻分蘖动态
5.1.1 昆山水稻分蘖动态
5.1.2 平湖水稻分蘖动态
5.2 水稻干物质累积
5.2.1 昆山水稻干物质累积
5.2.2 平湖水稻干物质累积
5.3 水稻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
5.3.1 昆山水稻叶片SPAD值
5.3.2 平湖水稻叶面积指数
5.4 不同水肥管理的稻田排水及氮磷浓度与负荷
5.4.1 昆山稻田排水及氮磷浓度与负荷
5.4.2 平湖稻田排水及氮磷浓度与负荷
5.5 水稻产量和水肥生产效率
5.5.1 昆山水稻产量和水肥生产效率
5.5.2 平湖水稻产量和水肥生产效率
第6章 不同灌排模式的稻田-农沟-湿地系统减污效果
6.1 试验设计与观测
6.2 不同灌排模式农沟对污染物的削减效果
6.2.1 不同灌排模式农沟排水污染物浓度
6.2.2 不同灌排模式农沟排水量
6.2.3 不同灌排模式农沟污染物流失负荷
6.3 沟塘湿地对稻田排水污染物的削减效果
6.3.1 沟塘湿地的构建与调度模式
6.3.2 沟塘湿地水体污染物浓度降解
6.3.3 “稻田-生态农沟-湿地系统”调度运行模式与效果
第7章 水稻节水灌溉对流域用水总量的控制效应
7.1 基本思路与数学模型
7.1.1 基本思路
7.1.2 数学模型系统
7.1.3 产汇流模型
7.1.4 河网水量模型
7.1.5 污染负荷模型
7.1.6 河网水质模型
7.2 效应评价指标
7.2.1 太湖旬平均水位
7.2.2 区域河网旬平均水位
7.2.3 黄浦江松浦大桥断面最小月净泄流量
7.2.4 重点河流交换水量
7.2.5 沿江口门引排水量
7.2.6 环太湖进出湖水量
7.3 计算方案设计和计算条件
7.3.1 计算方案
7.3.2 计算工况
7.3.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7.4 流域农业灌溉水量效应
7.5 基准年水资源配置效应
7.5.1 平水年
7.5.2 中等干旱年
7.5.3 枯水年
7.6 规划年水资源配置效应
7.6.1 中等干旱年
7.6.2 枯水年
第8章 水稻节水灌溉的节水减污效应
8.1 计算条件
8.2 面源污染负荷对比
8.2.1 平水年
8.2.2 中等干旱年
8.2.3 枯水年
8.3 水质改善分析
8.3.1 平水年
8.3.2 中等干旱年
8.3.3 枯水年
第9章 水稻节水控污灌排技术体系与模式
9.1 水稻节水控污灌排技术体系
9.2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流程
9.2.1 控制灌溉技术框架
9.2.2 控制灌溉技术要点
9.3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流程
9.3.1 薄露灌溉技术框架
9.3.2 薄露灌溉技术要点
9.4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操作规程
9.4.1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操作规程
9.4.2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操作规程
9.5 灌区水稻节水控污灌排系统模式
9.5.1 系统设计与布置
9.5.2 系统调度运行模式与效果
第10章 平原河网区农业节水管理措施
10.1 基本框架
10.2 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
10.2.1 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10.2.2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与取水许可
10.3 平原河网区灌区管理模式
10.3.1 灌区管理模式框架
10.3.2 灌区管理模式组成
10.4 水稻灌溉控排与计量监测管理措施
10.4.1 精细化水稻灌溉控排管理措施
10.4.2 系统化水稻灌溉计量监测措施
10.5 农业节水管理制度建设
第11章 认识与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