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华夏传播研究在中华民族自主性意识推动下不断拓展,成果斐然。港台的余也鲁、徐佳士等前辈学者在传播学传人中国(首先是港台地区)伊始,便提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问题。前辈学者意识到传播学研究中国不能缺席。既然社会即传播,传播与人类相伴随始终,那么,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理应拥有丰富的传播实践、传播思想,甚至经过提升,可以提出华夏传播理论来。正是在这种民族情怀的感召下,两岸及港澳的学者开始了“传播学中国化”的探索,后来,其中部分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集聚在“华夏传播”的旗帜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问题,并以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为组织机构,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论文集——《从零开始》,合著概论性著作——《华夏传播论》,推出《华夏传播研究丛书》(三卷:郑学檬的《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李国正的《汉字解析与信息传播》和黄鸣奋的《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进入21世纪,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秉持前辈学者的发愿,一方面继续给本、硕、博学生开设“媒介发展史”“华夏传播概论”“中国传播理论研究”等课程,另一方面创办《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刊物,推出《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开设“中华文化与传播大讲坛”,努力推进华夏传播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期望继续聚集和引领各方同道之力,早日实现学界先贤创建华夏传播理论的宿愿,在国际传播界鸣响中华民族传播之德音。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是激发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思想资源。当代中国以实现“天下大同”为愿,着力谋全人类的和平发展,提出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等“中国方案”,这些倍受世界瞩目的“中国方案”所以能横空出世,无不体现着其背后的文化自信。同时,我们的文化自信,还必须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得到世界各民族的信任和期许。为此,本期邀请上海大学的许正林教授主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专栏,围绕“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路径”“中国故事如何讲好”“媒体融合时代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之为对国家关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要求的积极回应。同时,四川大学的张放教授倾力主持“符号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文本研究”专栏,对《阿Q正传》《百鸟朝风》为代表的传统符号以及网络“女强小说”的女性符号进行了细致解析,别开生面。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传承振兴民族民间文化。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少数民族史诗的研究整理,对濒危技艺、珍贵实物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扶持民族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发展。规范和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打造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