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历史审视: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时代变迁
第一节 中国女性与大学教师职业的渊源
一、中国大学的传统性和民族性
二、中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肇端
第二节 我国大学女教师队伍的历史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学女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大学女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
三、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大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一、学术职称结构
二、学位及学术导师资格结构
三、年龄结构
第二章 现状考察: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现状的实证调查
第一节 学术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学术能力的概念辨析
二、学术能力的要素结构
三、学术能力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大学女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及信效度检验
二、现阶段大学女教师总体学术能力水平分析
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学术能力差异分析
四、学术女性职业资质及教学状况考察
第三节 学术女性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学术职业发展状况不佳
二、学术能力结构与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不匹配
三、女性对自身学术职业发展的认知程度过低
四、学术地位边缘化,学术话语权弱
五、学术职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明显
第三章 成因分析:制约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学术女性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归因分析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二、相关与回归分析
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制约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显性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
二、大学组织环境因素
三、家庭因素
四、性别因素
五、社会支持因素
第三节 制约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隐性因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和社会性别制度
二、学术职业的性别标识
三、大学女教师自身发展意识的受限
第四章 路径探索:促进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引领是促进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积极制定和推行性别敏感政策
二、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培养全面的性别平等意识
三、延长大学女教师的退休年龄
第二节 大学组织的制度支持是促进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制定性别敏感的制度保护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术培训氛围
三、构建科学的管理评价机制
四、提供缓解角色冲突的支持体系
第三节 自身发展意识的觉醒是促进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一、提升发展意识,提高职业期望
二、做好职业规划,扩充学术资源
三、争取家庭支持,增加角色弹性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