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structural heart disease)是指解剖异常引起心脏内部组织的改变而造成心脏解剖、病理生理的变化,包括先天性、瓣膜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结构性心脏病作为近年心血管疾病领域涌现出来的新型亚专科的提出仅仅三十余年,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历经数次飞跃式发展。第1次飞跃是20世纪80年代,球囊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成形术获得临床应用,使部分瓣膜狭窄病变的患者免除外科瓣膜置换术之苦;第二次飞跃是20世纪90年代,Amplatzer封堵器研制成功,使各种先天性心脏缺损可以通过介入方式实施闭合达到治愈;第三次飞跃则是21世纪以来,经导管瓣膜植入术和修复术的问世,尤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使近25万无法承受外科手术的重症患者再次获得新生。由于结构性心脏病本身的特点和介入治疗发展史使其呈现如下局面:有些操作技术虽已经成熟,但仍有不同理念的器材和操作方法问世;有些则是因为患病率低下,或者操作难度高,或者操作风险大而令人却步;还有一些则因问世不久,如经导管瓣膜植入术和左心耳封堵术,仍处于探索与推广之中。上述现状导致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虽然已在国内全面开展或呈方兴未艾之势,但具体如何操作仍处于共识撰写、网络资源和会议讨论之中。《结构性心脏病规范化介入治疗:从指南到实践(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八)》邀请全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专家,历经两年,倾力编撰,使得《结构性心脏病规范化介入治疗——从指南到实践》-书终于问世。所有作者不仅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研究多年,具有全面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曾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事业的发展,包括介入器材的研制、介入方式的改进和介入治疗的推广,做出贡献。纵观全书,作者不仅全面而系统论述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相关内容,同时也将他们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融贯其中。相信该专著具有教科书般规范化培训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推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