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宷,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现代派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92首诗歌,分别收集在《我底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和《灾难的岁月》(1948)等四部诗集里。其中流传广的,除成名作《雨巷》(1927)外,就要数《我用残损的手掌》(1942)了。戴望舒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都对新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首次十年里,戴望舒在现代主义和后期新月派浪漫主义诗歌所取得的成就之外,另辟一个现代派象征主义的天地,并在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欧现代主义之间进行了成功的嫁接与融合,为汉语新诗的成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透过感觉、想象和朦胧的情愫,呈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作家施蛰存称其为徐志摩之后中国诗坛的“大诗人”。不过,戴望舒更是一位翻译家,尤其在诗歌翻译上成就卓著。他是我国翻译介绍西欧现代诗人的先行者,他通过法语和西班牙语,把法国象征派诗人及西班牙的著名诗人介绍到中国,影响了当时中国文坛的创作之风。戴望舒学习法语的机缘,是1925年秋至1926年夏在上海的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施蛰存、杜衡、刘呐鸥等一起,跟随樊国栋神父(Peren Tostan)修读法文,也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接触到像魏尔伦(Pawl Verlaine)这样的象征派诗人的作品。之后与施蛰存等一起,相继创办《璎珞》《文学工场》《现代》等文学杂志。1932年戴望舒赴法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和里昂中法大学。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听课,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翻译和旅行上,为去西班牙旅行而学习了西班牙文。1935年回国后,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诗人一起创办《新诗》月刊,成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诗坛的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