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与区域大气传输(第二版)》基于大气被动采样和其他环境介质的观测数据,讨论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我国天津山东长岛地区、成都卧龙山区等地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进而研究其区域性大气传输、山地冷捕集效应、土气分配、森林过滤效应等环境过程,也分析了POPs的主要来源,源区和受体地区关系,区分其历史残留和近期输入。同时,还详细介绍了POPs相对组成探针技术方法,其具体应用从几百至几千千米尺度,应用实例包括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全球范围的大气观测与研究;大气被动采样的原理、技术方法与装置;并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气传输研究的现状与动态。第一版共8章。第二版新增了2章。第9章报告了2015~2019年间五个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大气被动采样技术改进、POPs化合物氯同位素丰度测定方法、青藏高原大气POPs组成与气候分区的关联、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POPs大气传输研究,以及POPs长期监测数据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工作中的意义。第10章归纳了国内外发挥引领作用的著名研究团队的先进研究理念,并着重分析了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