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格范畴(第二版)

格范畴(第二版)

格范畴(第二版)

定 价:¥65.00

作 者: [英] 布莱克 著,邵琛欣 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未名译库·语言与文字系列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1305959 出版时间: 2019-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字数:  

内容简介

  “格”是语言系统的基本范畴,也是具有初始性的重要范畴之一,是语言类型学领域需要特别关注的研究对象。 布莱克(Barry J. Blake)的《格范畴》全面梳理了格的起源以及各种格的相关理论,明确区分了“句法格”和“语义格”、“核心格”和“边缘格”这两对基本概念,使格范畴不再拘泥于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因此像汉语这样缺少形态的语言也可以进行语义格方面的研究。书中还运用了那些为适应不同语言而产生的变异来探求格的意义,并讨论了大量来自不同语系的语言材料,用例丰富,便于读者理解特定语言中的格标记。 《格范畴(第二版)》对重要的概念和论述做了修订和扩充,并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全面认识格范畴的入门著作。

作者简介

  布莱克(Barry.J. Blake)教授从教四十余年,主要从事澳大利亚土著语言的调查研究,现为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名誉教授。其代表著作有《澳大利亚语言的格标记》《格范畴》《关系语法》《语言导论》等。 邵琛欣,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师从陈保亚教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在《语言科学》《语言学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图书目录

目 录
图目…………………………………………………………………………1
表目…………………………………………………………………………1
第二版序言…………………………………………………………………1
第一版序言…………………………………………………………………1
缩略语………………………………………………………………………1
1 概述 ……………………………………………………………………1
1.1 屈折格 ………………………………………………………………1
1.2 其他表现形式 ………………………………………………………8
1.2.1 协调格 ………………………………………………………8
1.2.2 非名词格 ……………………………………………………9
1.2.3 呼格 …………………………………………………………10
1.2.4 非支配格 ……………………………………………………11
1.2.5 分析型格标记 ………………………………………………11
1.3 相互竞争的手段 ……………………………………………………15
1.3.1 中心语标记 …………………………………………………15
1.3.2 语序 …………………………………………………………17
1.3.3 副词和关系名词 ……………………………………………18
1.3.4 领属形容词 ………………………………………………… 21
2 格系统描写中的问题 ………………………………………………… 22
2.1 传统分析 …………………………………………………………… 22
2.2 各种格的区别 ……………………………………………………… 24
2.2.1 区分方法 …………………………………………………… 24
2.2.2 非自主格 …………………………………………………… 26
2.2.3 标准方法 …………………………………………………… 29
2.2.4 小结 ………………………………………………………… 34
2.3 意义和功能 ………………………………………………………… 35
2.3.1 主格和旁格 ………………………………………………… 36
2.3.2 语法格和语义格 …………………………………………… 38
2.3.3 补足语和附加语 …………………………………………… 40
2.3.4 格的特征 …………………………………………………… 42
2.3.5 小结 ………………………………………………………… 54
3 格的现代研究方法 …………………………………………………… 56
3.1 本章导言 …………………………………………………………… 56
3.2 语法关系 …………………………………………………………… 57
3.2.1 一种格的不同语法关系 …………………………………… 57
3.2.2 矛盾的核心格组织系统 …………………………………… 60
3.2.3 作为语法关系的SP ………………………………………… 65
3.3 抽象格 ……………………………………………………………… 68
3.4 语义角色和语法关系 ……………………………………………… 74
3.4.1 pānini及其造作者理论 ……………………………………… 75
3.4.2 Fillmore ……………………………………………………… 79
3.4.3 关系语法 …………………………………………………… 89
3.4.4 方位主义格语法 …………………………………………… 96
3.4.5 Starosta的词格 ……………………………………………… 100
3.5 等级序列 …………………………………………………………… 103
3.5.1 语法关系 …………………………………………………… 104
3.5.2 格 …………………………………………………………… 107
3.5.3 标记 ………………………………………………………… 108
3.5.4 角色 ………………………………………………………… 109
4 格标记的分布 ………………………………………………………… 112
4.1 本章导言 …………………………………………………………… 112
4.2 小句内的格标记 …………………………………………………… 112
4.3 名词短语内的格标记 ……………………………………………… 117
4.3.1 内部关系 …………………………………………………… 117
4.3.2 外部关系 …………………………………………………… 118
4.4 词内的格标记 ……………………………………………………… 125
4.4.1 标记类型 …………………………………………………… 125
4.4.2 词干构形 …………………………………………………… 128
4.4.3 复合格标记 ………………………………………………… 129
4.4.4 多重格 ……………………………………………………… 130
4.5 从属小句内的格标记 ……………………………………………… 132
4.5.1 内部关系 …………………………………………………… 133
4.5.2 外部关系 …………………………………………………… 140
5 格标记纵览 …………………………………………………………… 142
5.1 本章导言 …………………………………………………………… 142
5.2 核心关系的组织 …………………………………………………… 142
5.2.1 宾格系统 …………………………………………………… 143
5.2.2 作格系统 …………………………………………………… 145
5.2.3 主动系统 …………………………………………………… 150
5.2.4 混合系统 …………………………………………………… 151
5.2.5 “正-反”系统 ……………………………………………… 156
5.2.6 核心标记的解释 …………………………………………… 158
5.3 与格 ………………………………………………………………… 173
5.4 属格 ………………………………………………………………… 181
5.5 部分格 ……………………………………………………………… 183
5.6 方位格 ……………………………………………………………… 184
5.7 其他的格 …………………………………………………………… 187
5.8 屈折格等级 ………………………………………………………… 188
6 格系统的动态循环 …………………………………………………… 195
6.1 来源 ………………………………………………………………… 195
6.1.1 从动词到格标记 …………………………………………… 195
6.1.2 从名词到格标记 …………………………………………… 199
6.1.3 从副词性小品词到格标记 ………………………………… 202
6.2 格系统的发展 ……………………………………………………… 203
6.2.1 语音因素 …………………………………………………… 203
6.2.2 非语音因素 ………………………………………………… 205
6.3 格标记的丢失 ……………………………………………………… 212
6.4 格标记的派生功能 ………………………………………………… 218
6.5 结语 ………………………………………………………………… 222
术语指南…………………………………………………………………… 224
扩展阅读指南……………………………………………………………… 240
参考文献…………………………………………………………………… 242
人名索引…………………………………………………………………… 253
语言名称索引……………………………………………………………… 259
主题词索引………………………………………………………………… 26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