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侨乡”一语通常指海外华侨华人的原乡,即祖籍地。一般来说,它们是海外华侨华人祖祖辈辈生长的家乡,也是华侨移居海外的出发地和国内亲属的聚居地。历史上,这些祖籍地多为中国南方沿海的乡村,特别是粤闽一带的沿海农村,但也可能是沿海大中城市。这些侨乡通常是海外华侨华人的乡音所在,从方言、物产、饮食、服饰,到建筑、民俗、信仰等等都与海外华侨华人息息相关,因此与海外华侨华人构成多重跨国网络,生生不息。这种原本意义上的侨乡是由本地居民的跨国迁徙而自然形成的,并非人为主观意志构建而来。其与海外的联系,也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自然而然产生的,主要形成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时期。近代以来,当海外华侨回归祖国时,他们往往定居原乡,操着乡音,住在用侨汇购建的房屋里,与家乡的亲友团聚,成为侨乡中的归侨,同周围的乡民和谐相处。近代时期,粤闽沿海侨乡逐渐形成与其他非侨乡区域不同的地方特色,包括发育异常的市场、不中不西的乡村建筑、土地占有的碎片化、壮劳力大多外出、海外侨汇大量注入、乡村走向市镇化、“两头家”的大量产生、侨报侨刊的出现、乡村民间信仰流向海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