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定位,就是定方向、定位置。对于国家而言,无论任何时期和阶段都需要确定发展目标;对于企业而言,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需要确定品牌与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对于个人而言,无论身处何处都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好自 己的角色定位。 定位的本质不是对现有产品和品牌进行梳理,而是对潜在消费者心智资源的攻陷,是让消费者明确感受到该产品与市场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并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特殊位置。而本书中的颠覆定位,就是不在行业内定位竞争对手,而是助推企业突破已有框架、延长生命周期、实现品类的差异大化。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不存在所谓的传统行业,也没有真正的新兴产业,只是看哪些企业能够跟上时代的节奏,哪些企业敢于对自己开刀、进行自我改革。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还未结束,都在进行时: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进行的是单向传播,而如今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盛行的环境下,传播变得更趋于社交化;消费受众群不再是大众,行业品牌彻底具象化。渠道突变、审美突变,中国风传遍世界,新中产阶层诞生。 面对还在延续的变化,企业能做的就是积极应对,企业要具备以下能力。 1.颠覆定位的能力 面对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的形势,能够突出重围、赢在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不是依靠把产品销售出去得以站稳脚跟,而是依靠在产品决策之前认清自己的优势、弱点,自破自立;不是靠与同行正面厮杀、抢占市场份额,而是靠不停地自我完善、自我攻击,围绕战略定位和矫正自己来不断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2.重新思考核心技术与资本关系 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能长存百年?当然不是。你的产品核心技术更新了吗?创新了吗?面对市场不断出现的新产品,企业除了需要维护好与消费者的关系,还需要做好资本灵活运作、设立产业基金,不断形成阶梯形护卫,对企业组织进行全方位解构。 3.重新构建组织形态 未来的企业可能都会形成组合型蜂窝式结构,小蜂窝消亡的同时组织在不断产生新的裂变。蜂窝的内部依靠的是企业文化、资本、人才的支撑。只有坚持资本化、团队化、定位化,企业才会永葆生机。 伟大的人类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表示: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过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方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 尽管在创业革命中,有80%的品牌都会消失,但是笔者相信,我们能够在颠覆定位中,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