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域简介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应用
2.1 关于区域用地分工空间效率机制研究
2.2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研究
2.3 关于大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
2.4 关于农业生产产投效率的研究
第三章 黄淮海地区农地生产空间效率机制研究
3.1 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判断
3.2 黄淮海地区产业要素集聚特点分析
3.3 黄淮海地区非农经济发展都市圈分析
3.4 黄淮海地区非农经济发展都市带分析
3.5 黄淮海地区集聚发展战略模式与区域用地分工
3.6 基于开发权转让制度的区域用地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3.7 小结
第四章 黄淮海地区农业结构效率研究
4.1 黄淮海地区农业结构概述
4.2 居民食品消费变化对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4.3 我国主要作物秸秆资源时空变化规律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秸秆利用潜力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5.1 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投入分析
5.2 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相对效率研究
5.3 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策研究
6.1 加强区域用地分工与协作
6.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6.4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6.5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6.6 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
6.7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1-1 技术路线
图3-1 洛伦兹曲线示意
图3-2 洛伦兹折线示意
图3-3 2005年黄淮海地区产业要素与土地面积的空间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图3-4 黄淮海地区与中国其他八大农区县域面积比较
图3-5 黄淮海地区各地非农社会经济综合评价的Moran散点分布
图3-6 农地非农化行为经济分析
图3-7 2003~2006年我国农民外出从业人均收入
图3-8 土地开发权转让在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中的应用
图3-9 区域地区间用地空间二次配置及其经济补偿体系
图3-10 农地非农化土地开发权转让前后土地利用经济产出及其分配对比
图4-1 2006年全国九大农区肉类产品产量对比
图4-2 黄淮海地区农业结构比重变化
图4-3 1983~2006年中国居民食品消费能值变化及趋势对照
图5-1 超效率DEA模型
图5-2 通径模型分析
表目录
表3-1 2002年和2005年黄淮海地区产业要素与用地基尼系数核算
表3-2 区域非农社会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3-3 重要性标度含义
表3-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表3-5 准则层判断矩阵A
表3-6 目标层判断矩阵A-A1
表3-7 目标层判断矩阵A-A2
表3-8 目标层判断矩阵A-A3
表3-9 目标层判断矩阵A-A4
表3-10 目标层判断矩阵A-A5
表3-11 区域非农社会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因素权重
表3-12 2003~2006年黄淮海地区各地非农社会经济综合评价分值
表3-13 黄淮海地区城市之间的部分空间矩阵
表3-14 黄淮海地区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3-15 准则层判断矩阵B
表3-16 目标层判断矩阵B-B1
表3-17 目标层判断矩阵B-B2
表3-18 目标层判断矩阵B-B3
表3-19 黄淮海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综合评价因素权重
表3-20 黄淮海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综合评价分值
表3-21 区域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分解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
表3-22 河南省农地非农化土地开发权转让前后各市土地利用收益二次分配对比
表3-23 河南省各市农地非农化土地开发权转让前后土地配置效率的对比
表4-1 2000~2006年黄淮海地区粮食和肉类产量与全国对照
表4-2 主要农作物能量和能值换转率
表4-3 1983~2006年中国居民食品消费能值核算
表4-4 2001~2006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能量核算
表4-5 2006年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秸秆资源能量核算
表5-1 1999~2006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投入产出统计
表5-2 1999~2006年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和超效率值
表5-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表5-4 模型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表5-5 自变量对因变量直接和间接作用的通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