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253.00
作 者: | 沈国明,季卫东,郑成良 等著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208148444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包装: | |
开本: | 页数: | 字数: |
法治中国建设研究丛书
(1)《法治中国与防腐、反腐》
前言 / 1
第一章 法治中国与防腐、反腐的基本问题 / 1
一、 我国防腐与反腐的新常态与新形势 / 2
二、 我国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 / 6
三、 我国腐败犯罪的最新定罪量刑标准体系 / 14
第二章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概述 / 42
一、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之征表 / 42
二、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之诱因 / 46
三、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之特征 / 49
四、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之趋势 / 52
第三章 招投标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56
一、 招投标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58
二、 招投标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69
第四章 总承包合同签订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84
一、 总承包合同签订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86
二、 总承包合同签订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96
第五章 勘察设计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102
一、 勘察设计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104
二、 勘察设计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118
第六章 工程变更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125
一、 工程变更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125
二、 工程变更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131
第七章 资金管理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136
一、 资金管理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137
二、 资金管理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144
第八章 工程分包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150
一、 工程分包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153
二、 工程分包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168
第九章 物资采购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179
一、 物资采购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183
二、 物资采购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191
第十章 现场监理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198
一、 现场监理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200
二、 现场监理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211
第十一章 进度控制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215
一、 进度控制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220
二、 进度控制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231
第十二章 工程索赔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242
一、 工程索赔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246
二、 工程索赔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253
第十三章 竣工验收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272
一、 建设单位 / 275
二、 施工单位 / 282
三、 监理单位 / 291
第十四章 预结算与工程款支付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与防控对策 / 302
一、 预结算与工程款支付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风险 / 303
二、 预结算与工程款支付环节中的职务犯罪防控对策 / 314
(2)《法治中国道路探索》
第一章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 / 1
第一节 由人治走向法治 / 1
第二节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 4
第三节 法治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 7
第四节 法治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20
第五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法治供给 / 22
第六节 保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定力 / 27
第二章 中国近代以来的法治道路 / 30
第一节 戊戌变法的失败 / 31
第二节 清朝新政的“流产” / 35
第三节 民国法治的变迁和混乱 / 43
第三章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治发展道路 / 55
第一节 法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 55
第二节 法国法治发展的道路 / 58
第三节 英国法治发展的道路 / 65
第四节 美国法治发展的道路 / 71
第五节 日本法治发展的道路 / 78
第六节 西方各国法治道路相异的原因 / 82
第四章 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 91
第一节 基于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 91
第二节 基于对“苏东”失败教训的总结 / 104
第三节 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 113
第四节 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需要 / 117
第五章 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 123
第一节 中国法治建设的唯一正确道路 / 124
第二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129
第三节 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131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36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目标 / 140
第一节 建设法治中国的蓝图 / 14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基本属性 / 144
第三节 实现总目标的基本途径 / 147
第四节 法治中国建设的长期性 / 155
第七章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158
第一节 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法治建设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 158
第二节 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立、改、废的工作还将持续 / 161
第三节 法律体系的价值取向 / 163
第八章 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 179
第一节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 180
第二节 严格执法,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 181
第三节 公正司法,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 184
第四节 全民守法,浇铸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 / 188
第九章 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 192
第一节 增强监督实效: 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 / 193
第二节 发挥各种形式监督的作用 / 196
第三节 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 199
(3)《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与路径》
第一章 法治政府的相关理论 / 1
第一节 法治的标准、模式与理念 / 1
第二节 法律的定位 / 17
第三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 30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45
第二章 法治政府的制度建构 / 62
第一节 法治政府的定位 / 62
第二节 党和法治政府的关系 / 66
第三节 法治政府制度建构的原则和理念 / 81
第四节 政府权力清单 / 104
第五节 法律的政府执行 / 122
第六节 政府工作的法律监督 / 134
第三章 法治政府与合法合理决策 / 148
第一节 公共决策与法治思维 / 148
第二节 法治思维的分析工具与基本规则 / 164
第三节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 176
第四节 政府决策合理性的评判尺度 / 196
第四章 法治政府的评估 / 210
第一节 法治政府评估概述 / 210
第二节 法治政府评估的实践探索 / 217
第三节 法治政府评估运作机制 / 243
第四节 法治政府评估的方法 / 271
第五节 法治政府评估的发展趋势 / 288
(4)《宪法的理念与中国实践》
第一章 当代中国宪法秩序的变迁 / 12
第一节 当代中国宪法修改历程的回顾 / 14
第二节 围绕财产权的法理、现实问题以及制度举措 / 20
第三节 1999年修正案之后的宪法结构 / 30
第四节 私产入宪后的社会公正问题 / 34
第五节 社会基本共识的重建 / 37
第六节 网络社会的组合最优化与宪法设计 / 40
第二章 法律价值观的解释性转换 / 63
第一节 引言 / 63
第二节 法律意识形态的谱系分析 / 68
第三节 共和国家观的三元结构 / 82
第四节 历史唯物论对法律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意义 / 86
第五节 结论 / 95
第三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宪法议题 / 98
第一节 单一制: “标配”学说及其反思 / 100
第二节 分权及其两面性 / 108
第三节 落实“两个积极性”: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议题 / 122
第四章 依宪执政的关键: 税收法定原则 / 125
第一节 导言 / 125
第二节 税收法定: 税收法治的主要形式 / 129
第三节 量能(平等)负担: 税收法治的实质内容 / 145
第四节 纳税人权利保护: 税收法治的灵魂 / 157
第五章 宪法实施的监督: 司法审查制度 / 173
第一节 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选项 / 173
第二节 中国推动违宪审查的思想与实践 / 178
第三节 违宪审查制度化的路径选择——以日本经验为例 / 197
第四节 附录: 法国宪法委员会的设计及其司法化 / 208
第六章 依宪治国语境中的人权与社会福利 / 225
第一节 导言 / 225
第二节 公民权利的宪法定位 / 227
第三节 基本权利保障的第一步: 平等公民权之确立 / 247
第四节 基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之保障: 以言论自由为例 / 260
第五节 第三代人权在我国的发展: 环境权 / 265
结语 / 270
第七章 展望 / 271
第一节 中国法律体系的内在张力与整合机制 / 273
第二节 宪法设计应该重新认识应然与协调 / 278
第三节 宪法与民主问责以及个人安全保障 /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