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6.00
作 者: | 雪珥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哲学 哲学/宗教 哲学知识读物 |
ISBN: | 9787515347646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包装: | 精装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7 | 字数: |
楔子
第一章 世界从何而来:盘古开天辟地
天问:世界从何而来?我是谁?
中国创世说与西方创世说
宇宙卵:神话母题
天人合一:垂死化身
神话—地理学
关于世界的认识以及认识的方式
第二章 我是谁:女娲造人
黄河在咆哮
母系氏族的追忆
中国人特有的印记
因置昏姻:走向文明
第三章 传说时代的印迹:从太昊陵到邙山大禹像
伏羲太昊陵:八卦的奥秘
畜牧业的开创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过渡
神农山:从渔猎走向农耕
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
一日而遇七十毒
黄帝陵:大发明时代
天圆地方与天人合一
炎黄广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邙山大禹像:堵与疏的辩证法
中西方洪水故事:不同的世界观
第四章 一片甲骨惊天下:殷墟
信史时代的到来
新史学的开端
殷商时代的神本主义
发现甲骨文
甲骨与占卜
文字与历史
第五章 文王拘而演《周易》:羑里城
探访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六十四卦卦象与卦名
推天道以明人事:卦辞与爻辞
独特的思维方法
《周易》的哲学意义
第六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洛阳周公庙
小邦周战胜大邑商
营建洛邑的目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
“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
封邦建国与礼乐制度
第七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曲阜孔庙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得其门而入”才能领略的完美思想
“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与礼
最适合的那一个——中庸之道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万世师表
斯文在兹
第八章 仁者无敌:邹城孟庙
儒分为八
人性论:人之初,性本善
从“仁”到“仁政”——仁者无敌
守先待后
第九章 唯物祖师:滕州墨子纪念馆
成为绝学的墨家思想
墨家的社会构成
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非攻
伟大的军事家——防御战争的武器与理论
唯物祖师,科圣墨翟
独树一帜的认识论
精思善辩——中国逻辑学的奠基
第十章:道法自然:鹿邑老子故里
“老子天下第一”
“道”的内涵
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无为而治
根在道家
第十一章:逍遥天地:蒙城庄子祠堂
法—天—贵—真。
用与不用、材与不材
濠梁观鱼的内涵与价值
智慧的笑
齐物我、齐是非
逍遥游的内涵
心斋与坐忘
庄生晓梦迷蝴蝶
第十二章:诸子百家之集大成:兰陵荀子文化园
兰陵多学
虚壹而静与明分在悟
明分使群——隆礼的根据
礼与法的关系
先圣—亚圣—后圣
最为老师:大哉国魂
特立性恶:化性起伪
第十三章:消湮的圣殿:稷下学宫
消湮的圣殿
稷下学宫产生的条件
“稷下学宫文化广场”
“稷下学宫纪念馆”
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
第十四章:法家的成功与失败:秦兵马俑
强大军团产生的原因——变法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的理论基础
法家的目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不法古,不循今”的社会历史观
朴素的辩证法:矛盾之说
“前识”与“参验”的认识论
“道理相应”的自然发展规律观
焚书坑儒
第十五章 独尊儒术:西安董仲舒墓
汉初:黄老之术
汉武帝与董仲舒:天人三策
理论基础:天人感应
天地常理: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性论:性三品说
维护社会秩序的“三纲五常”
第十六章 今文古文之争:西安碑林
抢救儒家经典之今文经
“春秋三传”之《公羊传》
古文经《左传》的命运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异同
今古文融合之“熹平石经”
今古文融合之“开成石经”
第十七章 魏晋玄学:河南云台山
得意忘言
越名教而任自然
竹林七贤:谈玄论道
名教与自然合一
第十八章 佛教的传入:从白马寺到南华寺
永平求法
佛教产生的缘由
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
修行的那些方法
禅宗东传
惠能悟道
南宗不二法门
第十九章 功不在禹下:潮州韩文公祠
台阶的玄机:《谏迎佛骨表》
《师说》中的道统
性情三品说
功不在禹下
吾潮导师
第二十章 广大而精微的程朱理学:武夷精舍
道南理窟:吾道南矣
“理”的内涵:理气论
天心明月:理一分殊
理学渊源
格物致知
性即理
静中气象
存天理,灭人欲
第二十一章 真理愈辩愈明:从鹅湖书院到岳麓书院
鹅湖辩论:理学与心学的较量
“心即理”与“性即理”
发明本心与读书穷理
学术之争,各取所长
岳麓书院:朱张会讲
“中和”两悟
涵养、省察相兼并进
第二十二章 儒家的最后高峰:龙场悟道
贬谪龙场
格竹子
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
本心与良知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王门四句教
真三不朽
第二十三章 五百年来真正通天人之故者:湘西草堂
王夫之所处时代背景
岳衡仰止
“太虚一实”唯物论思想
日生日成的“人性论”
唯物主义的道器观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主动论的自然史观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知行观
第二十四章 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从虎门炮台到北大红楼
《海国图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万木草堂:维新变法
严复故居;“天演”哲学
中山陵:知难行易
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