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资本论》及其手稿对资本颠倒性的批判:基于经济哲学视域解读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资本颠倒性的批判:基于经济哲学视域解读

《资本论》及其手稿对资本颠倒性的批判:基于经济哲学视域解读

定 价:¥54.00

作 者: 赵吕生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213194 出版时间: 2019-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字数:  

内容简介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颠倒”是一个反复多次出现的词语。在马克思的语境里,“颠倒”是一个哲学概念,“颠倒”特性是资本整个运动过程中衍生的本质属性。本质层面与表象事实逐步多重的“颠倒”性,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再生产过程始终。这种“颠倒”性决不仅仅存在于资本生产结构中,它合乎逻辑地延展至资本日常生活的表象场域,并且,继续布展于其理论化的领域。马克思对资本有机生命体过程的“颠倒”及其特性,进行了历史性剖析与深刻批判。首先,马克思剥离出资本在本质层面的事实存在的“颠倒”性假象。在此基础上,这种“颠倒”性的社会结构依据其自身逻辑运演,这种“颠倒”性假象一定会推移到资本日常生活中,一系列的外在表象形式中去。马克思继续分析考察这些被资本逻辑,进一步“颠倒”的现实假象,并且,揭示与阐明其中“颠倒”过程的内在运行机制。最后,马克思揭露资本在观念领域的“颠倒”性假象,也就是说,揭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这种思想维度的“颠倒”性。总而言之,马克思通过层层剥离与揭露资本,所具有的“颠倒”特性及其深层本质,逐步展开对资本这种事实层面与观念领域“颠倒”性的揭穿与批驳。从而,马克思完成对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科学根基。

作者简介

  赵吕生(1970.09— ),男,山东曹县人,2015年6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现任职于西华师范大学(更名前叫四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长期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在《现代哲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月刊》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规划课题2项,主持完成厅级以上社会科学规划课题5项。参与编写教材、著作2部。

图书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