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传颂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代序)
第一章 “两弹一星”镌刻着我们奋斗的印记记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的故事 3
我国首次核试验亲历记 8
参加首次核试验回忆录 12
回忆“砸锅卖铁”也要完成的任务 16
与氢弹研制有关的 5个神秘数字 19
我亲历的中国核武器研制 25
只有创新才能完成——回忆地下核试验测量方法研究 28
举全国之力搞“两弹一星”31
怀念怀柔分部 34
人造地球卫星事业的奠基人——记著名科学家、九三学社原中央委员赵九章 36
回顾航天起步阶段的最初年月——记钱学森院士在T7气象火箭试验后和我们的一次谈话 40
难忘西苑操场甲1号——中科院早期搞卫星的回忆片断 43
从“581”到“651”——中科院十年卫星创业摘记 45
测绘人对东方红卫星升空的一点贡献 52
第二章 每个科学家的身上都藏有动人的故事科学家和科学家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 57
回忆与钱三强同志接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60
何泽慧院士二三事 62
我们了解的周光召先生点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部分老同志回忆录 66
物穷其理宏微交替——记物理学家黄昆院士 71
两位著名声学家成为我的科学引路人 74
忆洪朝生院士之小事几则 78
张存浩院士对我人生的积极影响——记在张存浩院士身边工作二三事 80
成功与坚守同在——记著名玻璃科学家姜中宏院士 83
忆郭和夫先生在甲氰菊酯新农药研发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86
丁公量:一名脱去戎装的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 91
严谨求实薪火相传——我身边的多位良师益友 93
我的老主任王成 96
感谢党的培养愿做农民贴心人 98
面对铜像的追思 101
怀念气候学家张宝堃先生 104
气象学家杨鉴初先生 107
绿叶对根的感恩——众多大家为我师,自学深研五十载 110
记全国劳动模范孙超同志 116
地球科学领域卓越的开拓者——施雅风先生 118
一代地磁学宗师——陈宗器 122
记忆中的父亲——记曾昭顺致力于土壤科学研究二三事 126
追梦“云梦泽”的激情岁月——记国土与湖泊学家蔡述明研究员 130
我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成长经历 133
我愿作挺立在沙漠中的一株柽柳 136
怀念你啊,我的战友 139
地球物理学家张赤军身残志坚著述不辍 141
刘慎谔——我国植物和森林保护的坚强卫士和治沙先驱 143
追踪“生态文明”观形成的轨迹——忆马世骏院士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147
曹新孙先生的治学精神 152
在脊椎动物化石园地中耕耘 155
第三章 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我是怎样在《九章算术》和刘徽研究中取得突破的 161
我国高功率激光及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五十年回顾 163
王育竹院士介绍原子钟发展历程 168
传承的力量 172
最高奖项 176
默默耕耘砥砺前行终结硕果 178
778光电经纬仪研制纪实 180
科学大会40年科研成果斐然 184
特等奖背后的故事 186
从我所等离子喷涂研究历程看科研形成生产力 189
在研制硝基胍炸药的日子里 191
回忆五十年前的两项科技攻关任务 193
在科研道路上敢于跨学科发展 195
裂解炉旁科技攻关的日日夜夜 200
回忆宝钢长江引水水质试验 203
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中成长 205
VLBI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211
走了一辈子“风云”路 216
航天工作四十年有感 220
玉柱冲天出碧海千里跟踪保成功——我亲历的我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任务 223
“微波遥感”课题的奋斗历程 227
情系长江三峡、葛洲坝工程 229
梵净山科考记 233
中国冰川编目及其主要成果 237
罗布泊研究中的中国声音 241
难忘的青藏地质踏勘 245
藏北高原探索普若岗日冰原 248
我所知道的杂交高粱 253
一次特殊的大熊猫野外科学考察 255
风雨如磐岁月柔情似水年华——中关村的地震人 259
小麦花药培养育株记 265
科技创新使盐碱荒滩变为国家粮食基地——松嫩平原古河道试验研究30年的足迹 269
科学暮年壮心不已——记《中华大典 生物学典 动物分典》编纂团队 273
第四章 再不说或许会被遗忘的过往中科院首任院长郭沫若 279
文津街二三事 283
新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运输纪实 286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6次更名的故事 288
中国科学院在云南的“天文足迹”——记昆明凤凰山天文站1950~1962年艰辛创业的日子 291
建国初期留苏生派遣的一些回忆 295
中科院农业工作的使命与实践 297
从单位名称的变更看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 302
马识途先生的几个人生片段 304
大气所3号楼的身世和变迁 307
中科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奉献——我所了解的院所政工干部 309
我国的天文望远镜 311
永远难忘的记忆 315
科研管理二十年 317
廉洁奉公的楷模——深切缅怀胡克实同志 322
环境化学所的诞生与成长 325
国科大,它那鲜明的改革开放印迹 328
关于研制天文一号科学卫星的往事 332
回忆在软件所工作的日子 335
863计划问世探秘 338
科技扶贫路之求索 341
热化学组为“5 7”空难调查做贡献 344
一曲惊心动魄的抗击SARS之歌——记 2003年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非典”攻关往事 346
待到山花烂漫时——记中科院实施ARP项目的难忘岁月 351
第五章 支撑体系也精彩纷呈让化物所精神引导化物人砥砺前行 359
“甘当人梯敢为人先”的精神是推动科图不断发展的动力 362
她们无愧于“大连市‘三八’红旗手(集体)”光荣称号 365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校训的由来 368
怀柔管理干部学院发展脉络 370
用所掌握的外语为科研工作服务 375
回顾科学出版社走过的发展道路 377
我与三任院长的二三事 383
科普宣传和媒体的一次完美合作 386
记中科院器材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388
走出一条国产大型精密仪器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391
回头看自己走过的科研物资管理之路 394
似水年华——回忆我的母亲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的日子 397
为科研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39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