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软件可信性概论1
1.1 引言 1
1.2 软件可信性相关定义 1
1.3 软件可信性度量研究现状 3
1.3.1 面向产品的软件可信性度量研究进展 3
1.3.2 面向过程的软件可信性度量研究进展 11
1.4 软件可信性度量验证研究现状 12
1.4.1 软件可信性度量理论验证研究进展 13
1.4.2 软件可信性度量经验验证研究进展 14
1.5 软件可信性度量及验证面临挑战 20
1.5.1 面向软件行为和结果的用户预期建模研究有待提升 20
1.5.2 依据度量结果对软件可信性改进进行指导研究有待改进 21
1.5.3 可信属性间量化关系模型有待加强 21
1.5.4 软件可信性度量验证有待关注 22
1.6 本章小结 22
第2章 软件可信性层次化模型 23
2.1 软件可信属性模型 23
2.1.1 中国可信软件基础研究可信属性模型 23
2.1.2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可信属性模型 23
2.1.3 德国奥尔登堡TrustSoft研究生院可信属性模型 23
2.1.4 航空嵌入式软件可信属性模型 24
2.1.5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可信属性模型 24
2.1.6 基于出厂报告的可信属性模型 26
2.2 软件可信属性分层模型 27
2.2.1 经典软件质量属性分层模型 27
2.2.2 国防科技大学可信属性分层模型 30
2.2.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可信属性分层模型 31
2.2.4 基于出厂报告的可信属性分层模型 32
2.3 软件可信度量元模型 35
2.3.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可信度量元模型 36
2.3.2 基于出厂报告的可信度量元模型 47
2.4 本章小结 48
第3章 基于属性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50
3.1 概述 50
3.2 基于属性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性质 50
3.3 基于属性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53
3.4 基于属性划分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60
3.5 基于属性分解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性质 67
3.6 基于属性分解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69
3.7 本章小结 73
第4章 面向源代码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与规范 74
4.1 度量理论基本概念 74
4.2 软件度量领域中常用度量结构 78
4.3 面向源代码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80
4.3.1 软件可信性经验关系系统 80
4.3.2 基于Extensive结构的线性可加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83
4.3.3 面向模块的非线性加法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 85
4.4 非线性加法模型验证的公理化验证方法 86
4.4.1 基于模块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性质 86
4.4.2 度量模型的理论验证 87
4.5 示例 88
4.6 面向源代码的软件可信性规范 90
4.7 本章小结 94
第5章 软件可信性量化分级评估方法 95
5.1 软件可信性度量评估体系结构 95
5.2 软件可信性度量方法 97
5.2.1 度量元计算模型 97
5.2.2 子属性计算模型 99
5.2.3 属性计算模型 99
5.2.4 软件可信性计算模型 99
5.2.5 全生命周期的可信性度量计算 100
5.3 软件可信性分级模型 101
5.4 属性权重计算方法 102
5.4.1 层次分析法与正互反判断矩阵 102
5.4.2 层次分析中常见的排序方法 103
5.4.3 合理层次分析排序方法应满足的一般性质 107
5.4.4 排序方法性能比较 108
5.4.5 基于层次分析排序方法的组合方法 109
5.4.6 示例 112
5.5 本章小结 114
第6章 软件可信性增强方法 115
6.1 软件可信性分配 115
6.1.1 软件可信性分配模型 115
6.1.2 软件可信性分配算法 117
6.1.3 软件可信性分配示例 120
6.2 软件属性可信性分配 122
6.2.1 软件属性可信性分配模型 123
6.2.2 软件属性可信性分配算法 125
6.2.3 软件属性可信性分配示例 128
6.3 软件可信性再分配 130
6.3.1 软件可信性再分配模型130
6.3.2 软件可信性再分配算法132
6.3.3 软件可信性再分配示例135
6.4 本章小结 137
第7章 基于出厂报告的软件可信性度量评估与增强规范 138
7.1 基于出厂报告的软件可信性层次化模型 138
7.2 基于出厂报告的软件可信性量化分级评估方法 147
7.3 基于出厂报告的软件可信性分级评估方法应用 149
7.4 基于出厂报告的某类安全攸关软件可信性增强规范 151
7.5 本章小结 160
参考文献162
索引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