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定义
1.2 意义
1.3 复杂性
第2章 水泥混凝土微观性能采集方法
2.1 超声波法
2.2 热分析法
2.3 水化动力法
2.4 压力法
2.5 显微镜法
2.6 压汞法
2.7 气体吸附法
2.8 电阻率法
2.9 X射线小角衍射(SAXS)
2.10 核磁共振技术
2.11 CT成像
第3章 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微观结构
3.1 水泥的微观结构
3.2 集料的微观结构
3.3 掺合料的微观结构
3.4 外加剂的微观结构
3.5 纤维
第4章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微观性能
4.1 水化过程、产物及形貌特征
4.2 凝结过程中的收缩
第5章 硬化水泥混凝土的微观性能
5.1 C-S-H凝胶的微观分析
5.2 界面过渡区
5.3 孔结构
5.4 硬化水泥混凝土的收缩
第6章 水泥混凝土的宏微观关系
6.1 概述
6.2 抗冻
6.3 抗水渗透
6.4 抗氯离子渗透
6.5 收缩
6.6 裂缝
6.7 碳化
6.8 钢筋锈蚀
6.9 抗硫酸盐侵蚀
6.10 碱-集料反应
第7章 由微观到宏观的评价模型
7.1 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
7.2 孔径尺寸影响使用寿命的数学模型
7.3 强度与孔结构关系模型的建立
7.4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数学模型
7.5 混凝土抗冻性的数学模型
7.6 混凝土碳化程度评价方法
7.7 基于孔结构特征参数的混凝土综合耐久性评估模型
第8章 混凝土微观性能的改善
8.1 超细粉填充技术
8.2 渗透路径阻断技术
8.3 内养护减缩技术
8.4 搅拌方式对孔结构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