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的动力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人类的本质需求,一个是人类的主观推动。文化产生于人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和。人类需要文化,除物质文化外,还有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自身发展中的必需产物。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了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就是文化,就是精神文化。从中生产出的宗教、传说、诗歌、小说、散文、戏曲、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一切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都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需求和精神产品。需求产生文化,需求丰富文化,需求发展文化。没有需求便没有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精神文化表现的形式和内容越复杂、越丰富,或者说层级越高。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与文化进步成正比。人是高级动物,人类社会是宇宙中*有智慧和能力的社会,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适应生存的过程中,也在改造自己的精神环境,给自己提供着丰富的精神生活。主动式推动文化发展,更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人类自身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宗教、传说、诗歌、小说、散文、戏曲、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内容的生产、发展、提升,除了需求侧的推动,还有人类认识提高后的推动作用,即发挥政府管理、组织,协调的功能,或者说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如中国诗歌,从四言、五言到格律体,从格律体到宋词(长短句),再到现代诗:如小说从短篇到长篇,从单一人物到群众人物,从单一内容表达到综合性思想表达;如绘画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单纯线条装饰、简单符号表达到山水人文创作,从单一材质表现到纸、绢、帛等综合材料表达,从本体客观色彩到主观色彩的驾驭表现,从基本形态写实到写意或抽象意向形成:如民间文艺从大众流传到经典创作,从社会大众演艺到国际交流推广。如此等等,不可尽数。但无论哪一种文化艺术的发展史,无论哪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特点形成,无论哪一个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强大,都离不开人类主动推进的作用,或者说是政府管理、组织、协调和文化精英改革创新、努力作为的成果。没有秦始皇帝的行政手段便没有中国文字的统一,没有唐王朝的积极推动便没有唐诗的繁荣兴盛,没有中国历朝历代政府的努力便没有中华五千年文化血脉的延续。总之,文化繁荣的背后总有有力的政府作推手。政府作为文化推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推手的作用越大,文化发展的效果越好,推手的作用越小,文化发展便会缓慢。如果政府放手文化自生自灭,那么文化必将无序而混乱,甚至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文化发展总是随人们的需求而产生。作为管理者的政府必须随文化的生发而及时发挥宏观主动作用,如制定新的政策,改变管理方式等。电影是古代所没有的,互联网产生后必须有强力的管理措施,快节奏的国际文化交流不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精英游说。总之,文化的生发与管理必须同步,否则,滞后的管理会消减文化生发的动力。满足文化生产现象的需要,则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敏锐观察,准确判断,随时调动管理制度,即积极的主动性改革文化管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全方位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政府改革,努力释放文化活力。国家的文化得到快速发展,重庆的文化也得到快速提升,公共文化、舞台艺术、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交流、人才队伍等等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重庆文化研究:丁酉冬》就是着眼近年来如何推动文化发展,对文化改革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梳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其目的就是更好地生发文化源动力。让文化在生发动力和推动动力两轮同步驱动之下跑得更快,在快速发展的历史进步之中同步实现文化进步。当然,这只是一些初步的甚至是浅层次的梳理和探讨,还需要广大学者的继续参与。更何况文化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长期的努力。希望能收到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以飨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