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日4时35分,山东菏泽发生7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20、东经115.30,极震区东到马岭岗,西至五坝岗,南到通古集,北至耿海,震中烈度达Ⅸ度。时隔14小时后的18时41分,又在这次地震震中附近发生一次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30、东经115.40,震中烈度达Ⅷ度。地震使菏泽、东明等地遭受严重破坏,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40余个县受到破坏。极震区内房屋几乎全部倾倒,解元集、木里、高庙等村房屋尽毁。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共造成18000余人伤亡,死伤牲畜6000余头,房屋倒塌47万余间,无家可归者10余万人。这次地震时值抗日战争开始,震时及其后又连日暴雨,加重了灾情。这次地震是20世纪华北地区发生的第1次灾难性7级大震,也是20世纪发生在山东境内的,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的一次大地震。今年是菏泽7级地震发生8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深入研究华北地区地震发震构造以及菏泽地震的成因,山东地震学会组织了这次纪念文章及研究论文的征集工作。这次征集的论文和纪念文章的作者既有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的地震专业工作者,也有省内基层地震部门的科研及管理工作者,还有一些地震系统外的研究学者和爱好者。文章涉及领域广泛,不仅有针对1937年菏泽地震的研究,还有许多研究涉及目前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文集的出版为这些研究成果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