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收藏鉴赏土火遗粹:庆元廊桥博物馆藏瓷器精品集

土火遗粹:庆元廊桥博物馆藏瓷器精品集

土火遗粹:庆元廊桥博物馆藏瓷器精品集

定 价:¥380.00

作 者: 庆元廊桥博物馆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0818408 出版时间: 2016-07-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温度达1000℃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作者简介

暂缺《土火遗粹:庆元廊桥博物馆藏瓷器精品集》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土火遗粹:庆元廊桥博物馆藏瓷器精品集》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