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部分从心性到政治
从对《韶》乐的态度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一孔子的乐教与人学理想()
二孔子深远的政治理想()
儒家的原罪意识与基督教的原善质素()
一人性论的双重特质()
二人性论的神圣根源()
三人性论的形塑()
四人性论的践行()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解放()
一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解放()
二“君子和而不同”的深层含义()
三孔子政治理想就是要恢复周礼()
第二部分儒家政治哲学洞悉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再次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先秦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曲折道路()
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不可撼动的永恒理念()
先秦儒学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理论依据()
一孔子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二孟子的变置理论()
第三部分《孝经》的性质与演变
《孝经》——安邦定国的法宝()
一天地之性人为贵()
二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三笃恭而天下平()
移孝于忠之后的《孝经》()
一《孝经》成为显学的原因()
二《孝经》对孔子思想的改造()
第四部分儒家在较量中前进
先秦儒家学说与黄老之术的比较研究()
一黄老学说崛起的原因()
二黄老之术的五个阴暗面()
三儒家是历代统治者不能逾越的底线()
“焚书坑儒”新论()
一原始儒家与黄老、法家的深刻矛盾()
二焚书坑儒的深刻原因()
从韩非的《难言》《说难》谈起()
一韩非子理论的根本缺陷()
二韩非子提出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第五部分从孔孟到陆九渊
陆九渊学述()
一陆九渊与江西学派()
二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三心即理与性即理之辨()
四鹅湖之会与尊德性、道问学()
五陆氏门人、杨简与天地万物通为一体()
陆九渊哲学的诗化境界()
一纯一之地()
二发明本心的“存”与“养”()
陆九渊在湖北()
一陆九渊荆门政绩的哲学思考()
二陆九渊任职荆门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六部分从孔孟到王阳明
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
一先秦儒学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二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看孔子与王阳明的关系()
论王阳明的“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阳明心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二阳明的军事思想是其知行合一理论的高度体现()
王阳明家训思想研究()
一王阳明能够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原因()
二阳明“立志说”浅析()
三王阳明教育王正宪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