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1)
二 理论界的研究述评(6)
三 本书的基本框架(18)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22)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历史条件(25)
第一节 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思想来源(26)
一 法国启蒙学派的社会历史观(26)
二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观(30)
三 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社会历史观(34)
四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观(36)
五 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历史观(40)
第二节 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46)
一 工业革命与生产力基础作用的凸显(47)
二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彻底分离与社会结构的明朗(50)
三 社会基本矛盾的凸显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与更替的
必然性(52)
第二章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范畴的初步探索(55)
第一节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社会形态范畴探索的起点(55)
一 “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难题的初步解决(56)
二 关于社会结构的新认识(59)
三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新划分(63)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路径(65)
一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
重要环节(65)
二 “物质生产”: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钥匙(71)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形态范畴的初步形成(76)
第一节 社会形态范畴轮廓的基本形成(76)
一 科学的实践范畴:解开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的切入点(76)
二 社会形态范畴内涵的初步揭示(80)
三 社会形态范畴外延的初步探索(85)
四 社会形态范畴形成中的相关概念分析(87)
第二节 社会形态范畴的进一步明确(91)
一 “生产关系”范畴的准确表述(92)
二 社会形态是一个有机整体(95)
三 “社会”“社会形式”与“社会形态” (97)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中社会形态范畴的运用和发展(99)
一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及其演变(99)
二 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特征分析(102)
第四节 “社会形态”范畴的明确提出及其意义(105)
一 “社会形态”的明确提出(105)
二 社会形态范畴明确提出的意义(107)
第四章 社会形态范畴在《资本论》中的运用与深化(113)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深刻剖析(113)
一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骨骼”与“血肉” (114)
二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律和历史趋势(117)
第二节 社会形态范畴研究的深化(120)
一 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角度探索(120)
二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35)
第五章 马克思晚年对社会形态范畴的补充与深化(140)
第一节 《哥达纲领批判》对社会形态范畴的深化(141)
一 社会形态演进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141)
二 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科学预测(143)
第二节 史前社会与东方社会的研究及其对社会形态
范畴的丰富(146)
一 史前社会的研究与社会形态范畴的拓展(146)
二 东方社会的研究对社会形态范畴内容的丰富(151)
第六章 恩格斯在社会形态范畴形成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161)
第一节 恩格斯在社会形态范畴形成中的贡献(163)
一 恩格斯早期对社会形态范畴的探索及其对马克思的
影响(164)
二 社会形态范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结晶(170)
第二节 恩格斯晚年对社会形态范畴的丰富和发展(173)
一 《反杜林论》对社会形态范畴的理论贡献(175)
二 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的科学分析对社会形态范畴的
发展(178)
三 社会形态内在结构的进一步揭示(182)
四 社会形态演进动力的深化(185)
结语 完整准确理解社会形态范畴及其意义(188)
参考文献(193)
后记(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