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古钱新解》其探索研究的重点自然是集中在海岱区域。是书不但对海岱的钱币文化有比较深入的讨论,同时也做了一些横向的比较研究,对山左先秦古国的历史也都有所涉及,从而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也会启迪读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思考。20世纪60年代在益都(今青州)苏埠屯商代大墓中出土海贝3790余枚,这是除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6880多枚之外,数量*多的一次。齐、鲁为西周新封到海岱区域的诸侯国,齐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铸造流通形体较大的刀币,后期还铸行过方孔圆钱,但墓葬中仍大量出现随葬的实物货币海贝,以及各种不同材质的仿制贝类;鲁国的青铜器铭文中也多有赏赐海贝和金属块的记载,说明当时社会尽管已经诞生了金属铸币,但贝还如以前一样继续使用。薛国据称是夏代奚仲之后,在考古发掘的数百座商代薛国墓葬中,几乎均随葬海贝,这在国内同时期的墓葬中亦属较为少见的现象。莒乃老牌的东夷古国,文献称之为少嗥之后,考古证明莒文化尤为发达,尤其在春秋时期,莒与齐、鲁在海岱区域形成鼎足三分的格局,但是迄今尚未发现莒国铸行金属货币的资料,或以为莒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所谓齐明刀铭范,是莒国铸造货币的遗留。秦汉时期,海岱区域的货币文化仍称发达,西汉初年临淄为齐国,《汉书·高五王传》载主父偃进言汉武帝云:“齐临菑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而在临淄发现多处汉代铸造钱币的作坊遗址,充分证明此地经济和钱币文化的发达。还有先秦时期的其他城邑,尽管其社会地位因行政区划统辖发生变化,但是作为历史文化发达的城市,其商业贸易、经济发达的地位有的仍继续保留,诸如即墨、城阳、东平陵、剧、平阳、滕、薛等历史名城,则往往发现铸造钱币的铭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