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8.00
作 者: | (英)安东尼·吉登斯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政治军事 政治理论 |
ISBN: | 9787532776634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包装: |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8 | 字数: |
致谢
序言
导论
书名缩略表
第一篇马克思
第一章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国家与“真正的民主”
革命实践
异化与国民经济学理论
早期共产主义观
第二章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主旨
前阶级体制
古代世界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起源
第三章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阶级支配
阶级结构与市场关系
意识形态与意识
第四章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矛盾”
“贫困化”论题
积聚与集中
资本主义的超越
第二篇涂尔干
第五章涂尔干的早期著作
社会学与“道德生活科学”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的关注点
有机团结的发展
个人主义与失范
第六章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
自杀问题
“外在性”与“制约性”
解释性通则的逻辑
常态与病态
第七章个人主义、社会主义与“职业群体”
与社会主义的冲突
国家的作用
民主与职业群体
第八章宗教与道德准则
神圣之物的性质
祭典与仪式
知识的范畴
理性主义、伦理与“个人崇拜”
第三篇马克斯·韦伯
第九章马克斯·韦伯: 新教与资本主义
早期的著作
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
新教禁欲主义的影响
第十章韦伯的方法论著作
主观性与客观性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理想类型的建构模式
第十一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解释社会学
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定位
合法性、支配和权威
市场关系的影响: 阶级与身份集团
第十二章理性化、“世界宗教”与西方资本主义
宗教与巫术
印度和中国的神义论
世俗理性主义的蔓延
第四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理论
第十三章马克思的影响
德国的社会与政治: 马克思的立场
韦伯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关系
19世纪的法国: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涂尔干对马克思的评价
第十四章宗教、意识形态与社会
马克思与韦伯: 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问题
世俗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与涂尔干: 宗教与现代个人主义
第十五章社会分化与分工
异化、失范与“自然状态”
社会分工的未来
官僚制问题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