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我国第二颗原子弹核试验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我作为核试验生物医学效应大队中国科学院分队的负责人带队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两个多月之后,我们圆满完成了现场试验任务,一批经历了核爆炸辐射的实验动物被运回了北京。由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参与的,长达20余年的“核武器试验核辐射对动物远后期效应的研究”任务开始了。 为了满足国家研制“两弹”的需要,我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先后接受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主要为“两弹”服务的多项国防任务,代号“21”号任务的“核武器试验核辐射对动物远后期效应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21”号任务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 (1)保密性很强。可参考的国外有关资料十分稀少,给研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2)工作量很大。多时任务组的实验动物高达上百只,每只动物需要进行的实验数十项,任务组每日日常实验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3)工作周期长。“21”号任务的完成长达20年,并且在任务结束之后还有相当多的总结工作。 (4)原有工作积累很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主要通过自力更生与集体智慧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大量摸索找到有效的研究手段来完成任务。 “21”号任务开展了20年之久,先后6次参加了核试验,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和非现场动物试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由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1”号任务多次参加了我国的国防科学展览会,成果收录进了国家核试验总结材料,并且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和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做出了贡献。 “21”号任务的成果是“学科带任务”的成果,是所内外大力协同的成果。研究所和任务组紧紧围绕服务“两弹”研制与试验的需要,开展多学科交叉大力协同,集中了一批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攻关。在任务过程中,“21”号任务组和其他课题组大力协同,包括与“全国放射性本底调查研究任务组”协同开展核试验后放射性落下灰研究,与研究所相关仪器设备研制课题组协同,开展各种辐射剂量测量仪、监测仪的研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