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东,教授,高级工程师,1968年在陕北插队,1970年参军,1980年后在兰州军区军医学院任教官,1980年毕业于陇东学院化学系,1991年兰州大学研究生毕业,2006年香港国际自然疗法学院博士毕业;1985年起,从检测人发微量元素含量人手,开始从事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1993年参与兰州军区军医学院医学微量元素研究所的组建,并担任所长至今。现任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兰州微量元素应用与生命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兰州市民间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多年来,先后完成10多项微量元素研究相关课题,曾2次登上国际学术讲坛并引起国内外同行的瞩目,在国家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荣立三等功3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1986年起,带领课题组成员历时8年,完成了甘肃省2万多例健康人头发、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建立了甘肃省人体头发、血液微量元素正常值和符合临床检验要求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科研、医疗保健和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填补了甘肃省在这个领域的科研空白。此项科研成果1994年通过甘肃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在与同伴一起对人体、粮食、蔬菜、土壤、水质和中草药中各种元素含量做大量分析测定的基础上,依据元素平衡机制,开发研制了“霸王花”牌微维龙系列营养液,临床效果显著。创的新科研成果——“元素医学生命健康管理测评系统”,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评测精准,对效果的反响强烈。特别是2015年以来,这项技术被应用到为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老年人进行元素医学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的公益活动中,受到了政府部门和老年人的广泛认可。秦俊法,1936年8月生,汉族,江苏江阴(现张家港市)人。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6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退休。1959-1975年参加核物理实验、零功率反应堆铀一钍转换比测量和r能谱分析工作,1976年后从事核技术应用研究及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研究。主持和参加的主要课题和项目有: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技术的建立、人体微量元素数据库和微量元素数据信息系统研制、头发微量元素分析与人体衰老和疾病关系探索、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与中药功效和道地性研究,以及微量元素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重大专题综合调查等。发表了《当归头身尾中金属元素测定》《关于锶的必需性的新证据》《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论卤盐养生》等200余篇科技论文和综述。编著了《微量元素与脑功能》(1993)、《微量元素铅与人》(2001)和《头发微量元素分析与疾病诊断》(2003),主编了《铅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1997)、《指甲生命信息学》(2009)和《元素医学防治疑难顽症》,参编了《抗衰老药物药》(1994)和《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分析与数据手册》(1998)等学术著作。获得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镓-67衰变的r分支比及其放射性比度测定》获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全自动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系统及其应用》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获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曾任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和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和《世界元素医学》杂志编委,现任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荣誉理事长。2000年获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奠基人金牌和金钥匙奖。李增禧,1943年12月生,广东吴川人,196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和广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所长、《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主编。主要从事生物样品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环境病因及人体微量元素正常参考值的研究。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测试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丛刊》《环境化学》等10多种杂志发表分析测试论文30多篇。在《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儿童保健》《广东医学》《南昌大学学报》《世界元素医学》《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广东微量元素科学》等刊物发表病因研究和人体微量元素正常参考值研究论文50多篇。在《环境》《广东画报》《健康元素报》发表微量元素科普论文30多篇。主编《现代微量元素研究》《眼病微量元素临床与实验研究》《微量元素临床260题》《组织微量元素数据手册》《中草药微量元素数据手册》《铅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实用元素医学》《微量元素与疾病诊断及治疗》《微量元素铅与人》《微量元素精要》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