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性研究与转型期文艺学建设反思》是对汉语诗性的研究,以及由此延伸的对当代转型期文艺学建设的反思。《汉语诗性研究与转型期文艺学建设反思》对汉语诗性的研究立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基本语境,运用符号人类学、符号文化学的基本思想,把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活动的符号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中,力图揭示汉语言文字符号结构及运作机制的诗性特征。对审美文化研究来说,揭示文化活动符号机制的美学智慧,具有“元研究”的性质,这正是《汉语诗性研究与转型期文艺学建设反思》之努力的价值取向。《汉语诗性研究与转型期文艺学建设反思》在具体研究中主要选取隐喻这一理论视角来反思汉语言文字符号的诗性特征,力图从美学的维度揭示这一符号机制与人类自由情感表达的天然亲和性,从而彰显在这一机制深处积淀着的人类语言、文化及存在的关联。隐喻与科学语言的逻辑性相比,在语言的符号结构及运作机制上截然不同。隐喻比逻辑的历史更为古老,人类*早的思维方式是隐喻,在隐喻中展现了人类语义空间与自然物象符号的本体性关联。隐喻不仅是语言学、修辞学的策略,而且是美学哲学策略,其基本特征可表述为:以相似性作为基本结构动力,通过形象与意象进行话语运作,并通过悬置既有的符号意义,开辟通向新境界的道路。人类自由的情感表达正是在隐喻中获得有力的符号支持。通过隐喻这一理论的引入与阐释,有利于推进对汉语言文字诗性价值的认识。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不同,汉文字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结构要素——象,由于象这一结构要素的存在,汉语言符号机制具有自然的生命秉性,较少抽象化的逻辑强制。汉语言文化的符号智慧就在于以成熟的符号体系弱化了符号自身对人类的统治,它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存在难题不无启示。《汉语诗性研究与转型期文艺学建设反思》第1部分主要分析汉文字的隐喻特质,这是汉语诗性构成的基础。《汉语诗性研究与转型期文艺学建设反思》的分析从文字的*早形态——象形文字开始。所有自源文字虽发生于不同的文化区域,但不约而同采取了共同的文字形态——象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如果抛开现代理性成见,将这一事件尽量还原到当时的文化现场,应该承认这一*自然的选择,实际反映了人、语言、自然之间的源始关联。人以自然感官的自然感知,捕捉外界的自然呈象,语言以象形文字把这一源始的关系记录下来,如此便构成了语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人类思维的朦胧混沌期,正是外部世界的表面呈象成为人类原始认知的中介,以此沟通不同领域的隐喻关联,人类才逐渐进入为自然去蔽的认知过程。与人类*早的文字形态——象形相应,人类*早的思维方式则是隐喻。隐喻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相似性,而且在隐喻的进一步发展中,也始终不脱离自然的中介——象(或形象、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