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抗战战场态势(上)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编者说明
第一编 枣宜会战与宜昌失守
一、战前态势
(一)迁都与军事战略调整
1迁都重庆
2.减少指挥级数,重新划分战区
3.修正作战方案
(二)宜昌的江防和城防
1.1938年初的宜巫江防
2.1939年冬季的宜昌城防
(三)日军对华战争指导方针及诱降
1.1940年对华战争指导方针
2.对重庆的诱降
二、战役计划与部署
(一)日军“宜昌作战”计划与部署
1.战情分析与战役计划
2.兵力与部署
(二)国军计划与部署
1.冬季攻势结束后我军守备态势及敌我军力对比
2.战情演变:对日军战役意图的误判
3.战役部署
4.国军参战部队与指挥系统
三、作战经过
(一)枣阳战役
1枣阳周边的战斗
2.阻敌南下,张自忠殉国
3.张自忠殉国往来电文
4.第三、九战区策应作战部署
(二)宜昌保卫战
1.日军突破汉水转向宜昌
2.国军之对策
3.陈诚抵达宜昌及战事重心转移
4.宜昌保卫战作战经过
5.日军为确保宜昌调整部署
6.宜昌失陷后的诸战役
7.重组第六战区
五、枣宜会战总结
(一)战斗结果
1.日军统计枣阳战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
2.日军关于宜昌战役作战结果
3.日军江南各兵团的战斗统计结果
4.枣宜会战中击毙击伤日军数量
(二)会战检讨
1.苏联总顾问福尔根总结宜昌战役失利的原因
2.第五战区枣宜会战检讨
附录一枣宜会战襄西作战电文
附录二枣宜会战地图
第二编 正面战场反攻宜昌作战
一、反攻宜昌前双方态势
(一)国军战前态势
1.国军反攻作战部署
2.国军反攻备战计划
3.国军反攻兵力部署
(二)日军战前态势
1.日军对宜昌的占领概况
2.日军兵力配置
3.日军防御部署
4.日军作战方法
二、反攻宜昌战役经过
(一)宜昌外围主要作战
1.南津关战役
2.宜昌西岸战斗
3.第二次分乡场战役
4.荆宜攻势作战
(二)国军各部对宜昌的包围态势
1.对宜昌的包围和压缩
2.南北两岸同时攻击
3.强攻双莲寺和土门垭
4.切断宜当公路
(三)国军各部围攻宜昌
1.各部合围
2.猛攻宜昌
3.围城战斗
4.日军陷入绝望
(四)日军湘北兵力反扑宜昌及国军围攻宜昌的最后努力
1.日军中将阿南亲赴荆门
2.日军反攻指导概要
3.国军围攻之最后努力
4.国军结束策应作战实现外围控制宜昌
5.战役伤亡情况
三、反攻宜昌战役简析
(一)国军方面
(二)日军方面
第三编 争夺宜昌的鄂西会战
一、鄂西会战战前态势
(一)战前概况
(二)日军方面部署
1.作战目的
2.作战指导
3.作战部署
4.指挥系统
(三)国军方面部署
1.作战部署
2.指挥系统
3.战区后勤
二、鄂西会战经过
(一)主战场第一阶段
1.日军决定作战原委
2.日军进攻准备
3.洪湖以西地区战斗
4.监利和白露湖等地区战斗
5.峰口地区战斗
6.监利和华容地区战斗
7.战争结果
(二)主战场第二阶段
1.日军决定作战原委
2.日军作战计划
3.日军主要参战部队
4.安乡和南县地区战斗
5.松滋公安失陷国军南北交迫
(三)主战场第三阶段
1.国军长江以南的部署
2.日军作战部署
3.日军向石牌地区进攻
4.石牌保卫战国军战斗详报
5.日军撤退
6.战争结果
(四)策应作战
1.策应江南作战
2.空军作战
三、鄂西会战简析
(一)鄂西会战胜因
1.军民一心和衷共济
2.交通阻塞战法发挥特效
3.日军战略错误
(二)鄂西会战意义
1.振奋民心安定后方
2.盟国称庆
(三)鄂西会战之遗憾
1.粉碎日军企图未成
2.损兵折将丢失粮区
附录 三鄂西会战电文
(一)会战中电文
1.蒋介石致宋子文告以敌必败电
2.宋子文呈覆敌失利的情形已转达美方电
3.陈诚呈作战情形电
(二)会战后电文
1.陈诚等呈鄂西会战应行奖励电
2.董宣光呈外籍记者对鄂西战区印象报告
3.徐永昌致蒋介石等签呈
4.蒋介石复徐永昌密电
附录四鄂西会战忠勇事迹
第四编 战略反攻与宜昌光复
一、反攻前态势
(一)国军反攻计划
(二)战区后勤
(三)日军防御
二、国军反攻情况
(一)孙连仲部对日军的反攻
(二)反攻宜昌西岸战斗
(三)飞虎队对日军的反攻
三、宜昌光复
主要引用资料目录
宜昌抗战战场态势(下)
宜昌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
宜昌抗战各县史料选编
宜昌抗战将士回忆录
宜昌抗战亲历者访谈录
宜昌抗战遗存图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