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洛阳邙山的历代陵墓群一直受到了学术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洛阳古都地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作为墓葬文化的衍生品“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已经成为中国妇孺皆知的口头禅,洛阳邙山成为理想化归葬天国的代名词。经勘测,亡B山陵墓群是中国面积大的陵墓群遗址,在75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分布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六朝共计二十四座帝王陵墓,周边附之数以千计的王公贵族墓冢,可以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的人文奇观。“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从立项开展工作,至今已经十余年了。对于这样一个地域跨度、时间跨度都非同一般的大遗址,进行考古调查的难度可想而知。2017年12月4日,在该项目首阶段考古报告即将出版之际,严辉先生来电嘱我作序。鉴于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的研究一直是自己关注的研究领域,也实际参与了一些东汉帝陵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与严辉先生经常切磋陵寝方面的问题,对邙山陵墓群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也算是“序”来有因吧。邙山陵墓群是指位于洛阳邙山地区的古代帝王陵墓和陪葬墓,其核心是帝陵,为什么要研究帝王陵寝?首先,“陵墓若都邑”、“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帝王陵墓自然成为历代王朝“国家文化”在地下世界的缩影。通过对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探究历代王朝统治思想、执政理念、社会变革甚至帝王的个人喜好等方面的特征。其次,历代王朝均对十分重视陵寝的修建,作为时代文化的物化载体,历代帝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礼制思想、灵魂观念、风俗习惯、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历代帝王陵寝比较直观地记录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礼制习俗。其三,通过对各时期、各地区帝王陵寝(包含少数民族政权的王陵)的系统研究,可以从物质乃至精神层面上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继承性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政权文化逐步融人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其四,古代帝王陵墓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就需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解读,使得保护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邙山陵墓群不仅因为这一区域帝陵数量众多,而且年代跨度极大,从东周一直到后唐时期,甚至还包括明代藩王的墓冢。因此,邙山陵墓群的研究,是厘清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发展脉络的关键枢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