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研究》建构了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的理论体系,“两体”指的是在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过程中的政府和大学校长两个主体,通过政府专业化地管理大学校长以有效保障和促进大学校长专业化地管理大学,从而提升大学的治理能力,这不仅意味着校长自身需要不断提升治校的专业化水平,更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对大学校长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本课题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特别是使用网络跟踪调查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内第1个大学校长数据库,调查表明:中国大学校长大多为名校出身54岁左右的男性理工科博士,在学术上具有突出的业绩和成就;对于高校领导体制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具有强烈的改革愿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与群众基础。但专心不够,动机意愿有待增强,职业理想不稳固,对现有薪酬待遇不满意;专长不够,胜任素养有待提高,缺乏校长职业专门能力的系统培训;专职不够,职业规范需要完善,大部分继续从事原学术研究工作,缺少办学自主权,大学校长的遴选考核方式有待完善。通过中美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大学校长选择来源较为单一,职业流动性弱;年薪较低;大多为“行政、学术两肩挑”等。美国建立了以立法为基础的宏观调控、充分放权的“政府-大学”治理模式,构建了多主体参与的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体系,发挥了行业、专业协会在校长管理专业化中的辅助作用等。因此,我国政府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大学校长管理制度的调整与转变。要实现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让大学校长更加“专心、专长、专职”,让“校长负责”更有“动力、权力和能力”。本课题建议:一是要创新让校长专心治校的制度安排,推进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发展,并以此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完善遴选程序和改革评价考核办法,以增强动力;二是要建立基于决策与执行分离的大学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让“党委”和“行政”在运行中体现合理的分工,以理清权力;三是要促进大学校长治校办学的专业化,建立和完善大学校长的培训体系,建立竞争性培训市场,通过制定标准,初步形成了《中国大学校长专业标准》建议稿,引导我国大学校长专业化方向,以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