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长期性,甚至一定的规律性。在我国这样一个信贷市场以大型银行为主导且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国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再凸显。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信用级别低、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物,造成商业银行的惜贷。同时小微企业自身实力难以达到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无法实现顺畅的股权和债券融资。另一方面融资实际成本居高不下,中介费用难以取消,隐性成本不断增加。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需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统筹解决。只有切实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才能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其活力,增强其动力。近年来,以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众筹融资和电商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成为金融创新的热点。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先进技术手段,一方面对传统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和弥补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国家已经开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降风险、促发展。2015年7月,******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定义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并确定了相应监管部门。2016年8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共同支持下,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融资的环境和条件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