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变、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民居村落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区域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多种多样的传统民居村落经过长期发展,遍布祖国大地,既有华北地区的四合院、陕北地区的窑洞、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砖木结构民居、岭南的干阑式民居、东北地区的口袋式民居这些地域特色浓厚的传统民居,又有藏族的碉楼民居、维吾尔族的土拱民居、彝族的“一颗印”民居等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村落在先民们漫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并不断发展变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渤海湾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省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势地貌:中部为隆起的丘陵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地带,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这里有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这里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境内既有绵延起伏的群山丘陵,又有坦荡辽阔的平原大川,鲁西南地区大运河沿湖区自北向南穿过山东,境内东部还有1500千米的海岸线。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山东民居村落和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山东古为齐鲁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民居村落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特点。历经千年,不断发展变化,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又形成了独特的山东民居村落,成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境内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原始部落遗址,说明了远古时代人类就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沂源猿人就在鲁中南山区地带生活。早发掘于山东滕州北辛而得名的北辛文化遗址,分布在鲁南汶泗河流域。继北辛文化遗址之后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汶河、泗河、沂河、潍河、沭河、淄河等流域。当时人们居住在靠近水源的高地上,建造了地面建筑、平地穴等不同的居住形式,过着以狩猎和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随着原始公社渐趋解体,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山东各地进入了龙山文化时期,经济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也产生了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并有了土台和土坯砌墙式的居住形式。之后,山东传统民居村落不断地发展,形成了现在山东各地看到的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村落。山东文化资源丰富,圣贤名士众多,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有半数左右产生在齐鲁大地上。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齐鲁文化思想内涵中的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以德为要、以孝为先、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中庸之道为处事方法等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从这里诞生。除了这具有代表性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境内的名山大川还有很多,齐鲁文化所哺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更是不可胜数。因此也可以说,山东的民俗文化也是长江以北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