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梦华录·京城百业》是反映那些走街串巷的行业,即挑担、推车、挎筐、摆摊等做小生意的游商小贩及出卖体力和技艺的个体行业。他们大体可分为几类,一是行骗的,如算卦、卖假药的;二是卖苦力的,如送煤的、倒水的;三是耍手艺的,如锔碗、箍漏锅的;四是卖小吃、卖小孩玩意的;五是卖艺的杂耍艺人。我所画的这些行业大都是个体经营,没有固定地盘儿和组织,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社会落后的经济和文化,某些生意也是多年形成的相对固定化的风俗模式。比如,卖樱桃和桑葚的下街了,就是五月节快到了;卖兔爷儿的摊儿出现了,中秋节就要到了;而卖松柏枝、芝麻秸儿的一露面儿,无疑将要过年了。这些经营者大都是穷人,生活得极为辛苦。记得我家后院有个“年糕李”,他们经常全家老小齐动手,拉个大板车,装着桌子、凳子和帐篷,将所卖的年糕拉到白塔寺、护国寺等热闹的市面上去卖,很是辛苦。有些人为了抢生意、搞竞争,就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比如,卖炸糕的不用纯黄米面,而是将豆腐渣晒干后用箩筛成细粉掺到黄米面中,这样炸出的糕不但个儿大、鼓胀,而且颜色也好看,口感也松软、不粘牙。这即降低了成本还颇受欢迎。再如卖年糕所用的黑糖水并非纯黑糖,而是用便宜的大枣煮的稀烂后,用布把枣汁拧出来掺在黑糖水中,这样做不但甜而且色泽漂亮,成本也降低了。这些办法,都是手艺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贩卖货的家什儿都很讲究,颇具特色。比如,面茶挑子、烫面儿饺车子,上面的铜饰都很漂亮,再加上经营者手也勤快,总是擦拭得锃亮,这些都是值得现在的服务行业学习和借鉴的。至于说到天桥或庙会上的艺人们,其中确实有些身怀绝技的人。从清末民初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光“八大怪”就出了三拨儿。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们,部分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骨干。另外,如侯宝林、新凤霞、魏喜奎等艺术家的成长和他们早年在天桥的磨炼和积累是分不开的。今天对于“天桥把式——光说不练”的老话该有个不同的认识。一个撂地的艺人,每天卖艺的时间高达现在人一两个月的演出量,若不在嘴上用些机巧,岂不活活累死?他们可称得上是勤劳智慧的老北京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