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言........................... 1
章 刘永济的求学生涯................. 10
一 书香门第...................... 10
二 前清秀才的自学经历与儒家信仰............ 18
三 新式教育拓展了刘永济的视野和学缘.......... 24
第二章 从明德学校教员到东北大学教授........... 34
一 任教于明德:词家、学者与文化人........... 34
二 东北大学教授:文化立场与民族情怀.......... 46
第三章 刘永济与学衡派.................. 58
一 «学衡»与刘永济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 59
二 «湘君»与刘永济的辞章家气质............ 68
第四章 刘永济与20世纪40年代的武汉大学文学学科..... 86
一 国立武汉大学一度以“保守”著称........... 87
二 苏雪林何以对刘永济耿耿于怀............. 93
三 刘永济的雅量.................... 100
四 刘永济的几个主要学术领域.............. 106
第五章 从“思想改造”到“识得真源”........... 108
一 “补读人间未见书”................. 109
二 “要向青灯共策勋”................. 121
第六章 «诵帚盦词»的编订、印刷与审查.......... 133
一 刘永济眼中的«诵帚盦词».............. 133
二 «诵帚盦词»“审查结论”和“结论”所判定的“反动作品” ……140
第七章 «文学论»的三重视野............... 155
一 «文学论»的文化视野................ 156
二 «文学论»的文学史视野............... 160
三 «文学论»的文学批评史视野............. 166
第八章 «十四朝文学要略»的文学史书写.......... 172
一 «十四朝文学要略»的文学史理念........... 172
二 «十四朝文学要略»与主流文学史的视野之异...... 181
第九章 刘永济屈赋研究的路径与得失............ 191
一 知人论世是刘永济屈赋研究的基本范式......... 192
二 刘永济屈赋考据的人文性与科学性........... 202
三 刘永济论屈赋辞章之美................ 217
第十章 «文心雕龙校释»的文学史建构........... 236
一 “校释之作,原为大学诸生讲习魏、晋、六朝文学而设” …… 236
二 «文心雕龙校释»注重“风会”即长时段文学状况的考察…… 245
三 文学史视野下的辨体研究及各体代表作之分析...... 256
第十一章 «唐人绝句精华»的学术宗旨与主要贡献...... 266
一 刘永济论王士祯神韵说的历史缘由........... 266
二 «唐人绝句精华»与«唐人万首绝句选»的风貌之异... 272
三 «唐人绝句精华»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 281
第十二章 刘永济词学研究的三个面向............ 288
一 刘永济论“填词之事”................ 289
二 刘永济论唐五代词的流派划分和风会变迁........ 310
三 刘永济的吴文英书写与20世纪的文学史叙述...... 317
四 刘永济的吴文英词细读................ 326
第十三章 刘永济的说部研究与曲学研究........... 340
一 刘永济论说部流别.................. 340
二 刘永济的曲学研究.................. 357
结语 刘永济与现代中国学术................ 370
一 词人刘永济..................... 370
二 古典文学专家刘永济................. 386
三 现代学术史上的刘永济................ 394
附录 刘永济年表..................... 403
主要参考文献....................... 429
一 (研究对象)原始文献................ 429
二 古籍........................ 432
三 (研究性)著作................... 435
四 (研究性)论文................... 445
后记...........................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