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统一以来,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央与岭南的关系始终是中央王朝在实现其对岭南的统治的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地方的开发与经济社会的变迁则是王朝的统治措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体现。明清时期既处于封建王朝的后期,也是岭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内地化”的重要时期。就政治上的“内地化”而言,中央王朝不仅在传统的流官统治区树立起牢固的统治基础,而且在土司地区成功推行了“改土归流”,将曾经的“化外之地”纳入了王朝的行政体系,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二元政治格局,实现了行政制度在岭南地区的一体化。在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即使是在黎族聚居区,明清时期也实现了基层行政制度的“内地化”。在王朝统治较为薄弱的边缘地区,比如钦廉地区,明清时期也经历了王朝控制逐渐强化的过程,而交通的开辟和汉文化的传播渗透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过程。在经济上,户口赋役制度的普遍推行标志着岭南地区已经纳入了王朝的经济体系,而其商品经济也已融人了全国的市场网络。只是由于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地处山海之交、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地理特性,使得其经济发展总体较为落后,因此面临着地区开发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压力,也存在私盐等逃避税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