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德国的哲学革命
前言
绪论
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
第二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三章 费希特的“自我一非我同一”哲学和谢林的“**同一”哲学
第四章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第五章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结束语
附录
西方认识论史纲(节选)
第三章 唯名论和实在论
第五章 对认识的能力、道路和方法的探讨(一)——英国经验论
第八章 对认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第九章 认识论中的新转向——康德的认识论
第十章 费希特的“自我一非我同一”说和谢林的“**同一”说
第十一章 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认识论
第十二章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认识论
结语主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下册
莱布尼茨哲学中的矛盾和他的调和态度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学说
论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学说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康德批判封建神学的历史作用
关于休谟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一康德一黑格尔的范畴学说述评
辩证法也有它保守的方面——学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笔记
哲学原理体系:一种可能的命运
黑格尔对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评黑格尔的真理观
康德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及其历史影响——纪念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二百周年
略论费尔巴哈的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学说——兼评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命题的含义的论争
对西欧中世纪哲学的探讨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本来只是一个可知论命题
略论近代德国的哲学革命——兼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公式
承认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也不是划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略评王若水同志的《略评“第三种意见”》
关于洛克物体两种性质观念理论的再探讨
应当注意对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成分的研究
究竟应当怎样区分主体结构中的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答陶伯华同志
朱熹和黑格尔理学之同异浅析
关于西方哲学范畴发展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一定的道德原则是道德评价的根据
对哲学史比较学和比较哲学史的一点看法
列宁关于战胜强大敌人的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凝聚力豪迈感忧患感
功利学初探
功利学初探(续)
实践与修养
关于价值判断的特质——兼评关于“价值真理”的讨论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评张澄清《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哲学:一个沉重的精神负担
近代英国经验论关于普遍命题学说的演变
霍布斯
评近年来关于非理性成分的研究
附录欧洲哲学史教学提纲
导言
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思潮的兴起
第四章 17-18世纪西欧各国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第五章 18世纪法国的自然神论、机械唯物论和无神论
第六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七章 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哲学
附录关于欧洲哲学史方法论的一些问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