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等中华文化典籍在海外的传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对于它们译介的真实与具体隋况,学界总体上还停留在模糊认识和笼统描述的层面,缺乏细致统计和前沿研究。《英语世界的《易经》译介研究》结合海外易学界的较新考察,重估了现有《易经》英译版本的真实隋况,并对其整体风貌进行了初步评述。《英语世界的《易经》译介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绪论至第二章为《易经》英译研究概览:绪论简略论述《易经》英译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章描述《易经》英译版本的总体情况;第二章分析《易经》英译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基本情况、研究的进展和水平。第三章至第六章为《易经》英译代表性版本述评:第三章评析来华传教士译介中华文化时期的《易经》英译典范——理雅各译本;第四章评析承前启后、由来华传教士过渡到专门汉学家的人物卫礼贤的译本简况及贝恩斯转译本概览;第五章评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西文化交通新时期的两个译本,译者分别是Richard JohLynn和Richard Rutt;第六章评析个独立完成的英译本——汪榕培、任秀桦译本,以及收入国家大型文化工程《大中华文库》的傅惠生译本。第七章、第八章主要探讨上述六个译本中反映的跨文化阐释问题:第七章以六个译本中的具体文本为例证,分析各家在由中向西传播《易经》及易学上的得失成败;第八章重点讨论《易经》英译涉及的主要几个跨文化阐释问题。余论相对独立,但与《易经》英译及国际易学的核心息息相关,即《易经》及易学本身是否具有可以跨越时空的阐释效度和文化张力,及其能否被传播接收方成功收受、能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延续生命的问题。《易经》与古希腊罗马史诗之间曲径通幽的具体文本对读,是对易的阐释体系的一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