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是治史者的基本功,史料掌握的多少,直接关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19世纪后半叶以来,已经有一些国外的探险者、传教士陆续进入循化县,开始对撒拉族的语言、历史以及宗教进行过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撒拉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陆续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但是,前者基本依靠田野调查和口述史料做研究,后者则基本凭借有限的汉文史料讨论。尽管那时候对撒拉族史料掌握的不够全面,却也开启了撒拉族研究的先河,尤其是对撒拉族语言系属关系、撒拉族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清朝时期苏四十三反清事件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民族识别和历史语言调查的需要,国家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情调查,并于1954年初确认了撒拉族为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60年代初,时任青海民族学院副院长郭若珍委托政教系杨兆钧教授组织部分教师组成民族史编写组,地方史学家芈一之先生等参与了这项工作,并分赴中央档案馆、南京近代史料整理处、甘肃图书馆等地,做了大量史料摘录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说是筚路蓝缕。1963年5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撒拉族史料摘抄》。与此同时,由*****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于1958年9-12月间,赴循化进行了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并于1963年9月完成《撒拉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这两本书的完成,是1950年代实施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的直接成果。1979年夏,青海省根据国家要求成立少数民族五种丛书编委会,1981年5月,《撒拉族简史》完成定稿。同时印行的有《撒拉族档案史料》与《撒拉族史料辑录》两本史料,共计有42万字。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芈先生出版了《撒拉族政治社会史》(1990年12月),后经过修改增补,于2004年出版了《撒拉族史》,完成了对撒拉族历史的系统研究。在这些成果以及大量研究撒拉族的著作和论文中,前人所做的史料整理工作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撒拉族学者韩建业副教授承担的“青海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十五规划项目”《撒拉族史料集》,2005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撒拉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