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研究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东北历史上,农耕文化经历了史前、古代、近代以来三个阶段,东北各族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农耕文化的演进历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东北农耕文化的内涵包括种植文化、养殖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农业遗产文化。其中,种植文化主要阐明东北农耕作物与耕作技术,尤其关注新作物与新技术的出现或引进情况;养殖文化则剖析东北农耕生产中的家禽、家畜饲养品种与相关技术;器物文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东北农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陶器、工艺品等器物所反映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制度文化从中原农耕制度文化的传播与东北民族创制的农耕制度文化两个层面,阐明东北农耕制度的文化源流;民俗文化以东北地域特色的农时、农谚为切入点,探讨东北地域农耕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态文化着重论述东北自古以来农耕生态的形成、发展以及与游牧、渔猎经济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东北农耕文化留存的遗迹、著名县村、名优产品。东北古代的农耕文化颇具地域特色:在种植文化上,东北民族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生产;在器物文化上,东北早期的器物文化为中华文明奠定基石,先后兴起的东北民族积极吸取中原先进文化的养分,从而不断在农业技术上取得进步;在制度文化上,东北民族的制度文化与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书写东北地域农耕文化的辉煌与落拓;在习俗文化上,东北民族守时守则、粗放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