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保护好中国具代表性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留下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成为亟须应对的严峻挑战。引入国际上广为接受并证明行之有效的国家公园理念,改革整合约占中国国土面积20%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在统一、规范和高效的原则指导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决定。国家公园是人类社会保护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智慧方式之一。自1872年全球第1个国家公园在壮美蛮荒的美国黄石地区建立以来,在面临平衡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百般考验和千般淬炼中,国家公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具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自然保护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五大洲现有国家公园10000多处,构成了全球自然保护地体系具生命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地球母亲亿万年的杰作——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壮美的地质和天文景观-一的庇护所和展示窗口。因为较好地平衡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国家公园巧妙地实现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洗礼,国家公园的理念不断演变,内涵日渐丰富,从早期专注自然生态保护到后期兼顾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到现在演变成兼具资源保护和为人类提供体验自然和陶冶身心等多重功能。同时,国家公园还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的好场所。国家公园理念在各国的资源保护与管理实践中得以不断扩展、凝练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