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域及其管理制度现状
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1.1.1 基本情况
1.1.2 管理体制与政策措施
1.2 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1.2.1 基本情况
1.2.2 管理行动与措施
1.3 国家禁止开发区
1.3.1 基本情况
1.3.2 管理体制与政策措施
1.4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区
1.4.1 基本情况
1.4.2 管理体制与政策措施
1.5 其他自然保护区域
1.5.1 基本情况
1.5.2 管理政策与方式
第2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域管理体制的解构
2.1 当前管理体制的特征
2.1.1 多部门多层级的“条条管理
2.1.2 属地政府行政管辖导向的”块块管理
2.1.3 -元主体的全能治理
2.2 当前管理体制形成的法理逻辑
2.3 当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交叉重叠、功能缺乏整合、保护风险突出
2.3.2 代理主体多元、产权主体缺位、公益目标扭曲
2.3.3 管理权纵横分割、保护碎片化、低效锁定化
2.3.4 管理方式管制化、条块目标冲突、基层“骑墙”应付
2.3.5 基层管理单位政事不分、事企不分
2.3.6 资金投入不足、经营取向突出
第3章 国外自然保护区域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3.1 代表性国家自然保护区域的基本情况
3.2 代表性国家自然保护区域管理模式
3.2.1 新西兰:保护部负责的管理权分置模式
3.2.2 德国: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的地方直管模式
3.2.3 美国:基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用途的分治模式
3.2.4 巴西:环境保护部门统筹下的管理权分置与多主体参与模式
3.2.5 俄罗斯:环境保护部门统管的分级模式
3.2.6 日本:公众参与的分类分级模式
3.2.7 南非:利用导向的分级分类模式
3.3 代表性国家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3.3.1 横向管理部门
3.3.2 纵向管理层级
3.3.3 管理权分置
3.3.4 利益相关人参与管理
第4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域管理体制的重构方向
4.1 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解读
4.1.1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4.1.2 行政体制改革方面
4.2 总体思路
……
第5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域管理体制的重构建议与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