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出现在唐代,是集教育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场所,也是地方文化的象征。晚清时期,随着西学东渐,旧式书院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引入西学,开辟中西兼容的教育模式。这种功能的变化在天津尤为突出。天津早的书院,是乾隆十六年(1751)始建的问津书院,其后又有三取、辅仁等数座书院。张佩纶、李慈铭、叶昌炽等名士,均曾任问津书院山长,促成晚清天津科举功名的繁盛,也推动了天津文化的发展。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后,发展为北方大的通商口岸和洋务活动汇集之地,西学影响开北方风气之先,出现以书院命名的西学教育机构——中西书院,成为西学传播和学习的场所。随着废除科举和推行新政,天津的书院基本都改为各级学堂。这是城市文化演进的必然,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和知识取向变革的体现。这也说明,书院职能随着社会尤其是文化演进不断发生着顺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代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融合同步而行。而且,历代书院都与当地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是学人展示深邃学问的讲坛,也是很多士人钻研深造的学府,进而对各地知识分子群体个性的张扬、学风的砥砺、文化的演变,都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经历了百余年的沉寂,21世纪初问津书院在天津重现。这不是天津学人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创办人长期筹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聚集了深厚的人脉,而且携带着浓厚的情感,在兼具人文情怀与艺术素养的企业家支持下,殚精竭虑打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