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军事军事历史/纪实延安精神与社会建设

延安精神与社会建设

延安精神与社会建设

定 价:¥56.00

作 者: 雷巧玲,张彧,郭佳鑫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07666 出版时间: 2018-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182 字数:  

内容简介

  《延安精神与文化建设》从延安精神的视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实践及其时代价值。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理论本质上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主要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文化必须为新政治服务、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文化需要顽强拼搏;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实践中,强调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传承、践行人民本位的文化,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延安的革命文艺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延安精神对当代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改善文化民生及驱动文化创新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简介

  雷巧玲,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先后在《人文杂志》、《理论探索》、《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当代经济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文化驱动力》、《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等专著译著及教材10余部。先后主持或参与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及其他各类课题20余项。获省级科研奖励2项,其它奖励6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与社会建设
(二)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的关系
(三)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
二 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社会建设理论
(二)中国社会建设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与延安精神
一 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促成因素
(一)把减轻人民负担作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加强民主建设,打击贪污腐败
(三)移风易俗,改造社会
二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延安精神概念的提出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三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
(一)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实践(一)
一 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
(一)减租减息到土地制度变革
(二)机关、部队、学校投入生产,自给自足
(三)减免公粮,赈济灾民
(四)积极安置难民移民,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二 健全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
(一)人民直接选举、罢免区、县、乡三级议员
(二)参议会任命并监督各级政府官员
(三)吸收党外人士参加政府管理
(四)严惩贪污腐败,打击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
(五)重典轻刑,调解教育
三 打击土匪敌顽,维护公共安全
(一)颁布惩治条令,公开宣示态度
(二)建立群众性武装组织
(三)针锋相对,严厉打击
(四)加强出入境及内部管理
第四章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实践(二)
一 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扫除文盲
(一)学校教育迅速发展
(二)社会教育成效显著
二 优待烈、军、工属,稳定前方军心
(一)加强优抚制度建设
(二)优抚政策贯彻落实
三 消除民族隔阂,推动民族团结
(一)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
(二)成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部门
(三)加强少数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七)执行正确的宗教政策
第五章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实践(三)
一 取缔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
(一)取缔封建迷信
(二)禁止缠足
(三)劝止婚丧嫁娶中的相互攀比、大操大办
(四)禁止赌博
二 禁绝鸦片吸食,改造闲散人员
(一)颁布禁烟法令
(二)结合春耕,禁绝鸦片种植
(三)禁止鸦片吸食
(四)改造二流子
(五)发展职业介绍所
三 保障妇女权益,提倡婚姻自由
(一)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
(二)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
(三)提高妇女的文化地位
(四)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
四 发展医疗卫生,改善健康条件
(一)积极推动卫生宣传教育
(二)建立正规诊疗和研究机构
(三)重视妇婴健康
(四)推广疫病防治
(五)建立药品研究机构
第六章 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 延安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国内社会各界对延安的考察及评价
(二)国外记者对延安的考察及评价
二 延安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提高经济水平,夯实物质基础
(二)净化政治风气,加强制度保障
(三)推动文化教育,提升民众素质
(四)社会建设要坚持人民导向
(五)和谐稳定是社会建设的目标
(六)政府在民生改善中的积极作用应该加强
(七)发展群众组织,健全社会治理
三 延安精神的现实启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继续发扬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