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财政税收解析财政风险

解析财政风险

解析财政风险

定 价:¥78.00

作 者: 胡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36464 出版时间: 2018-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了研究,它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财政风险来源看,中国财政风险具有明显的转轨性特点,它可分为一般性财政风险、转轨性财政风险和特殊性财政风险。本文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 形成机制 形成原因 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从赤字融资方式的角度,构建了财政赤字率、隐性赤字率和政府收入赤字率等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指标,试图建立一个既能与国际上通用口径可比,又能反映我国真实财政风险的赤字率衡量指标。政府收入赤字率是财政赤字率和隐性债务赤字率之和。(2)本文采用隐性债务赤字的直接估算方法,从而得出了1980-2008年期间我国三种口径的赤字率水平,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都在3%之内,隐性债务赤字率在6%-10%之间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收入赤字率围绕10%波动。债务是赤字的积累。2008年底我国国债负担率仅为17.73%,总债务负担率却高达67.5%。隐性赤字和隐性债务是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3)本文用经济学、博弈论理论,构建了财政风险形成机制模型,证明了所有地方政府都举债是地方政府博弈的纳什均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无限膨胀的内生机制,中央政府对地方举债往往采取财政机会主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大容忍度主要受举债的挤出效应的影响,偿还税率高低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4)本文对影响财政风险的5个定性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量化,构建了一组分析财政风险原因的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政府收入赤字率是能反映真实赤字水平的指标;地方经济竞赛对财政风险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方面会导致地方政府以债务积累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赤字率的过快上升。财税体制不合理和预算制度不完善也是财政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5)本文从建立赤字率和债务的警戒线、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改进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控制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胡锋,湖南郴州人,博士,先后在湘南学院、北京市昌平区委研究室、北京保监局、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西藏保监局、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等单位工作。2016年3月加入恒大集团,先后担任恒大金融集团总裁助理兼恒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恒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目前担任恒大集团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

图书目录

1 引言/001
  1.1 选题背景/001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005
  1.3 概念界定/007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013
2 文献综述/015
  2.1 国外财政风险形成及控制的一般理论/016
  2.2 国外财政风险研究综述/019
  2.3 国内财政风险研究综述/026
  2.4 简要评述/032
3 财政风险的衡量:政府收支赤字和隐性债务赤字/034
  3.1 财政赤字定义的争论/035
  3.2 关于政府收支赤字构成的理论分析/040
  3.3 财政赤字、隐性赤字与政府收支赤字/042
  3.4 政府实际债务与国债规模/045
  3.5 政府收支赤字和隐性赤字的估算方法/046
  3.6 三种赤字的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052
  3.7 政府债务种类及其规模测算/057
4 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与财政风险/060
  4.1 问题的提出/060
  4.2 模型的基本假设/062
  4.3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效用/069
  4.4 地方政府的博弈与均衡/077
  4.5 地方债务的无限膨胀和最优债务比例/087
  4.6 中央政府的财政机会主义及其对地方债务膨胀的容忍度/092
  4.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098
5 政府债务规模与结构/100
  5.1 国有经济债务及其年度化/100
  5.2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年度化/109
  5.3 养老保险债务及其年度化/116
6 政府收入支出与财政风险/143
  6.1 政府收入规模和结构及其风险/143
  6.2 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及其风险/163
7 财政风险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177
  7.1 问题的提出/177
  7.2 财政风险成因的理论分析/178
  7.3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和基本思路/187
  7.4 主成分回归分析及其结果/189
  7.5 直接回归分析及其结果/196
  7.6 两种方法比较分析/201
  7.7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208
8 财政风险制度控制研究/210
  8.1 财政风险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10
  8.2 财政风险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212
  8.3 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的路线图/213
  8.4 建立真实的赤字率和债务率监测制度/214
  8.5 建立政府债务的约束制度/220
  8.6 建立以民生就业为导向的政府官员考核激励制度/223
  8.7 建立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的财税体制/226
  8.8 改革和完善公共预算制度/231
  8.9 建立国有经济部门风险的防范化解机制/237
  8.10 建立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隔离制度/242
结论/248
参考文献/251
后记/263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