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我的中国心》。其中有一句歌词让我记忆犹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在我看来,所谓“中国印”就是华夏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血脉,它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行为、语言和思维方式,是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身上的标志性特征。那么,对于我们四川农业大学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川农人呢?标注川农人身份的“川农印”又应该是什么呢?对此,我的答案是——真正的川农人是那些认识和懂得川农大的人,而真正的“川农印”便是我们代代薪火相传地继承和弘扬的“川农大精神”。不过,亲爱的同学,如果你仅仅是熟悉学校的建筑、环境和校园风景,那绝对算不上认识和懂得川农大,而如果你仅仅是拥有一张川农大的学生证抑或毕业证、学位证,那你也算不上是一个被烙上“川农印”的真正川农人。要真正认识和懂得川农大,你需要捧读厚重的百年校史,在校史学习中去认识学校曾经的创业维艰、拼搏汗水、苦难创伤和辉煌成就。自清政府1906年创立四川通省农业学堂以来,伴随着国家从衰亡走向独立富强的恢弘征程,四川农业大学的办学历程也横亘百余年,跨越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这是一部折射大时代变迁的百年历程,是一部兴农报国志士仁人奉献与奋斗的百年历程,更是一部孕育和沉淀出让我们每一个川农人都深感自豪的“川农大精神”的百年历程。《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书整理甄别了大量史料,全书分劈八章,前六章援引大量鲜活感人的历史人物和事迹,采用了图表、图示和阅读链接等灵活的叙史方式,全面再现了百余年来川农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光辉奋斗创业史;后两章则集中阐述了“川农大精神”的提炼宣传历程、“川农大精神”的时代内涵与精神特质。全书史论兼备,在有力地论证出川农大历史的同时也是一部“川农大精神”孕育史的结论,它能够让今天的川农学子清晰地认识到,川农大一切的成绩和荣耀,尤其是“川农大精神”,都是由一代又一代真正的川农人青丝化为白发的付出和牺牲换取和凝练而来的。我相信,当同学们细细品读和学习了《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后,一定会对“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这重若干钧的滚烫的十六个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也必定能在灵魂和心灵的深处烙下深深的“川农印”,成长为真正的川农人。当然,亲爱的同学,也许你还想问,那川农大未来会如何?以后的校史该由谁去写就?“川农大精神”的明天又在何方?我想,这的确是我们每一个川农人都应该深刻思考并切实负责回答的使命性课题。因此,认识我们川农人曾经的光荣和艰辛,是为了凝聚我们共同的梦想,规划我们美好的前景,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今天认清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并在未来的人生中去续写“川农大精神”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