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历史文化悠久。据考证,距今7000年至4000年之间,生活在淄博地区的远古先民在劳动、生息、繁衍中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写了新石器文化的篇章。姜太公辅佐文王建立周朝以后,分封到齐地,齐国繁荣文化历史自此开创。数千年来,淄博地区属郡、属国、属州、属府、属道,历代迭次交易,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明。淄博作为齐国故都,人杰地灵,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的科技成就。历史上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留下众多涉及农桑花木种植的著作和文章。北魏高阳郡(现属淄博)太守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为我国现存的农书。清初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在其《聊斋志异》中多处对花草名木有描述。适宜的气候、地理位置和先民重视农业生产的优良传统,使得淄博成为历代农耕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木本植物资源体系,也为我们留下了遍布全市、数量众多、道劲挺拔的古树名木。根据国家林业局相关规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古树按树龄分为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国家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淄博市现存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散生单株937株和8个古树群(群内约1204株古树),分属26科40属,其中国家一级古树(不含群内古树)有290株,国家二级古树有285株,国家三级古树有362株。这些古树名木不仅树龄古老,演绎着淄博的悠久历史,而且几乎每一棵古树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它们所彰显出来的齐文化绿色文明特有内涵,带给我们许多对历史的深邃思考和对生命的无尽感怀同时,也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添了许多风采。它们是淄博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农耕文明的延续,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遗产,对于研究淄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