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英美等国家机构投资者所掌控的资本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彻底改变了公司股权结构,形成了公司治理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即机构投资者成为监督上市公司的中坚力量。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更容易沿袭英美(AS)模式。中国股票市场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股权分置这一特殊的制度设计即将成为历史,股票“全流通”也将随之成为现实。未来由谁来监督上市公司,成了投资者关注的中心。1999年,中国管理层提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决断,目的和初衷也正在于此:希望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也能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一样,发挥其稳定股票市场、监督上市公司的作用。在新的环境和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担负起监督上市公司的重任?《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通过对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偏好投资公司治理质量优良的公司和企业盈利水平较高的公司。《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四章的数理模型显示,在考虑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成本以及公司“内部人”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公司高管人员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越容易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我们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该模型的结论:在考察机构投资者是否偏好持有易于操纵的小盘股进行投机时,研究结论显示,他们偏好的是大盘股而非小盘股。因此我们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进行研究的结论是: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是预备进行“主动式”监督长期投资的,他们并非只想通过“坐庄”和“炒作”来谋求短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