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民族创新的理论、笔者以往和新实践及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文化传统与民族创新(英文版)》对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关系的文化根源,特别是两国在版权纠纷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了质化实证研究。《知识产权:文化传统与民族创新(英文版)》的研究重点是关于中美版权法的异同、国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对盗版问题的认知、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中国所施加的霸权压力、中国针对其压力所进行的智慧博弈,以及政府在数字信息化时代所应扮演的角色。本研究的理论指导框架由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霸权与应对策略、理性行为与文化变迁,以及社会、国家与市场和政府角色等理论组成。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文本阐释。其中田野指中美知识产权争议的现实和传统市场与网络盗版现象;深度访谈包括两个时间段,接受访谈的136位人士来自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一手文本资料包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29份年度特别301报告和美国知识产权界针对政府制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政策的150份建议报告。通过对中美版权法的比较,对136人访谈记录的主题分析,以及对29份年度特别301报告和150份政策建议报告的文本分析,本研究发现,中美版权法的共同点是既保护版权持有人的权利,又保障社会持保护版权持有人的权利不能超过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第二,美国版权持有人的道德权利,除视觉作品外,不在版权法保护之列,而中国版权持有人的道德权利,即声誉和公众利益往往大于其经济利益。最后,司法是美国解决版权纠纷的途径,而在中国除了法律途径外,还有行政与协商两种渠道。依据创新理论和研究发现,笔者认为,要解决中美版权争议好采用阶段式策略,而非美方强加的“一刀切”模式,且事实证明阶段式策略已经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