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言: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但《西游记》却老少咸宜。少儿从中看出了热闹与好玩,成人在此觉察到奇诡与激烈,老人于兹咀嚼出诙谐与智慧;学者看到了讽刺与批判,哲人体会出理性与思辨,诗人领悟到灵感与意象,道士发现了无为与天机,僧尼参悟出解脱与禅理,行者求索得方法与智慧。总之,开卷有益,妙趣天成;自然而然,如有神助!《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阅读就是创造。不同身份不同心境的人在不同时期会拥有不同的《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众一骑”跋涉遥遥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妨视为人生的艰难旅途。《西游记》是一部蕴含多种人生至理名言的“悟书”,其诠释空间十分宽广。年少时看,觉得孙悟空调皮可爱,让人喜欢;中年时看,觉得有梦想去追寻,欲修正果;年老时看,会去思考自己的初心,美猴王到底哪个时期更快乐。读了《吴承恩传》,你会更进一步地理解《西游记》。《淮海浪士:吴承恩传》作者在完成《施耐庵传》《罗贯中传》之后,又一部长篇人物传记力作《吴承恩传》,《淮海浪士:吴承恩传》保持着作者一贯的风格:正史与野史的结合,学术与故事的融合,历史与文学的契合,力求合纵连横,古今演变,诗史合一,剑胆琴心。